中新社恩平9月22日电 题:留守儿童:母行千里儿也“愁”
中新社记者 张梓
“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总想爸爸妈妈来敲门……”这是写在歇马村煜鎏幼儿托管所黑板上一首诗中的句子。在广东省侨乡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在学龄前往往留守在家。
佩姨是托管所唯一的管理者,也是孩子们的老师,她带记者走进了托管所虽不高但是足以拦住6岁孩子的铁门。
整间托管所其实只是两间大屋子,一间供孩子上课和玩耍,另一间用来午休。桌椅还算齐全,只是上课时并没有年龄和水平的区别。托管所内玩具品种屈指可数,最多的是塑料圈,也有塑料做的小船、可以骑的塑料马和被孩子们压扁当帽子戴的篮球等。虽然条件简陋,但墙上照片里孩子们笑得天真无邪。
记者看到,很多孩子的脖子上都戴有玉佩等挂件。佩姨说:“那是他们爸爸妈妈给他们保平安的。”
唯一会说普通话的卢杰俊脖子上挂件最多,“这个妈妈也有一个。”小家伙儿指着其中的一块玉说。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离家较远的外地务工,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那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
托管所规定4岁入托,但有些孩子实际年龄只有2岁半多,常常在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喊着“我要去妈妈那里”。下午自由玩耍的时间,孩子们很吵,佩姨的嗓子每天都是哑的。她说,小孩子正是淘气的年纪,而且28个孩子只有她一位老师,她的声音经常被吵闹声淹没。前段时间有领导来视察,“他们说会发给我一个喇叭,这样就不用喊了”。
佩姨的前任也是托管所第一任老师梁月桂在这里工作了13年,跟这些留守儿童沟通有方,最多时一人带50个小孩,被大家称为“桂老师”。她介绍说,一直以来,托管所基本靠自给自足,学费是支撑托管所的主要资金来源,这些学费一部分作为老师的报酬,其余用作托管所各项支出。
“这些年,工资一般都是500到700块(每月),最少的时候只有300块。辛苦也要做啊!”桂老师说,一学期1000多元的学费对于家长来说是很重的负担,所以“孩子多的时候学费就低一些”。教师报酬低,家长负担重,这个矛盾不好解决。
村主任梁锦浓介绍说,托管所1995年由村委会建立,起初是在小祠堂,条件艰苦,直到2003年,现居香港的“歇马八贤”之一梁煜鎏先生出资为村委会和幼儿托管所盖房。现在,梁煜鎏先生仍然在每年“六一”儿童节为孩子们捐钱,让他们开心过节。托管所最初的桌椅是从当地小学搬过来的,镇妇联也曾拨款。后来,村里生活宽裕的好心人为孩子们换过桌椅、玩具。
梁锦浓说,教师和资金是幼儿托管所的两个大难题。(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