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恩平10月1日电 题:恩平金融15年蜕变 期待认同新形象
作者 刘烨 张粲
每个工作日早上8点多,还没开门的恩平市东成镇邮政储蓄网点门口都会排起长龙。当地居民陈磷英告诉记者,这是镇上唯一的银行网点,老百姓存钱、取钱、缴纳水电费都会到这里来,“人多的时候等上一两个小时是常事”。
由于东成镇的邮储网点没有对公结算业务,当地政府部门、企业也有诸多不便之处。“以前镇政府办理对公业务都要到18公里外的圣堂镇。”该镇财政所所长胡活堂无奈地对记者说,因开车要走乡路,为了保证安全,他都和警察、出纳同行,“虽然我们也尝试用网银办理,但网络不好时还是要亲自跑一趟。”
东成镇金融服务不足是恩平金融风波后遗症的一个缩影。上世纪90年代,恩平爆发严重金融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大面积退出市场,20家城乡信用社被行政关闭,建行撤离、农行撤销所有乡镇网点,全市银行服务网点由267个锐减至目前的48个。东成镇的信用社、农行、中行也在此期间相继关闭。
在中国广东省恩平市,金融是个“敏感话题”,该市主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胡其波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坦言:“以前恩平怕谈金融,可以说是避而不谈,谈之色变。”
胡其波说,金融风波爆发后,恩平农信社、农行两大主力农村金融机构长期缺位,农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虽然恩平中行、工行、邮政储蓄等国有银行存款占比超过九成,但受基本定位、服务功能及货币政策影响,这些金融机构普遍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三农”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不高,难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大到一个城市的建设,都离不开金融支持。”胡其波说,恩平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经过阵痛和反思后的恩平必须从惧怕金融风险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向更加注重金融科学发展的转变。
为了改变现状,恩平市作出积极尝试,大力修复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政、银、企合作交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3年来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覆盖所有镇街,消除了“零网点”乡镇,广东省首批试点全外资设立的恩平汇丰村镇银行、广东农信系统首个异地分支机构顺德农商银行恩平支行相继开业,首家小额贷款公司也对外运营,工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也纷纷增设网点、改进服务,金融业由此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截至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总额突破15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2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2008年增长58%和1.7倍;涉农贷款由2008年的不足百万元发展为突破亿元大关。
在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恩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列入65个重点项目之一,恩平金融业正迎来最佳发展机遇期。
胡其波说,虽然恩平至今仍存在金融机构分布不均、结构失衡,部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水土不服”等问题,但当地不敢正视金融问题的旧观念已经发生根本转变。目前,恩平正加快金融机构网络布局,鼓励邮储银行完善各营业网点服务功能,东成镇等乡镇现有的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此外,该市还将重点推进征信中心建设,对中小企业和个人信用主体开展评价,为各金融机构筛选贷款对象提供信用数据支持。
恩平金融风波已经过去15年,当地社会诚信体系正在慢慢恢复,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业的发展蓝图已逐步清晰。对于经济迈入快速发展期的恩平来说,如何改变外界对恩平金融的固有印象,让蜕变后的金融业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支持,已成为其当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