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守望侨乡人文精神
5月的侨乡,满目葱茏。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鼓励出版传媒集团兼并重组……在全国唱响文化最强音的时候,我市(江门,下同)大力开展文化名市建设,力促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一面旗帜,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关于侨乡人文精神,我市从未停止过探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我市调研,希望江门认真学习华侨精神,正确发挥华侨作用,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并指出进取、勤劳、开放、包容是华侨精神的重要内核。
侨乡人文精神在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同时,滋养并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推动侨乡“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侨乡”的强劲动力。传承弘扬侨乡人文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侨乡人文精神
因行动而触手可及
从建邑开始,侨乡人民就演绎着特有的人文情怀,近几年来,更是以积极的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内涵,寄托华侨精神的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爱在江门”十佳人物评选、已举办了多届的侨乡书香节等便是最好的注解。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集了各个时期华侨华人的文物两万多件,全面展现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艰辛创业以及回报家乡的感人故事,成为统一战线教育的活教材;“爱在江门”十佳人物评选已经举办了三届,他们当中有香港同胞爱国爱乡的拳拳赤心,有人民警察为保一方安宁的鞠躬尽瘁,有外来学者对探究侨乡文化的忘我付出……而每一届十佳人物无疑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身上充分体现的侨乡人文精神,已经成为道德信念和力量的源泉;因阅读而快乐、因阅读而幸福的侨乡书香节也举办了多届,阅读让大家走得更近,也让崇文乐善的精神一次次得到彰显,如今,书香节已经成为侨乡文化的一个品牌,成为提升市民文化素质的一个良好载体;同时,一元爱心日、爱国主义教育、和谐文明企业等无不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风尚标,指引侨乡人向着文明、向着阳光大步向前。
与一座城市相处得久了,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便会深入你的骨髓。在基层,扎根侨乡“种”文化的蓬江区棠下镇文化站站长蒙胜福,坚守在基层二十年,“走到哪里都能和本地人打成一片”,在群众心中“种”下一片浓郁的文化绿荫;见到垃圾就捡,有事没事都到街上转转,希望能为创文出一份力的退休老干部陈锡君,用自身行动影响他人;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德烈,来到江门侨乡定居后,多次拨打热线提问题谈建议,纠正他所看到的不文明、不合理、不公正现象……
侨乡就如同一片沃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践行着文明的宗旨,推动着文明的进程,以人文精神为引领的文化事业已经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侨乡人文精神
因实践而得到升华
对于侨乡人文精神和侨乡文化,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文化工作者,甚至普通市民从没有停止过对文明内涵的探讨。
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马丹撰文指出,一座城市的精神,是这个城市历代居民在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培育和成长起来的,因此,城市精神和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不断培养和磨练的实践过程,用侨乡人文精神陶冶市民情操,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最好抓手。
对于侨乡文化,五邑大学党委书记王克表示,侨乡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脉相承,她所焕发出的力量,不仅具有鲜明的侨乡特色,而且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求真文化、慈善文化、求生文化的力量。要把江门建设为文化名城,必须让侨乡文化的优秀品格体现在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感悟文化之美是发现文化力量的前提,把握文化力量是实现文化价值的基础,当侨乡文化之美得到广泛传播,侨乡文化之力量得到发扬光大,侨乡文化的价值造福桑梓之时,侨乡文化之精神将获得永恒。
而在我市“两会”上,关于文化名市建设和侨乡人文精神,都会有不少真知灼见,那些具体而微的建议体现了侨乡人民的赤子之心。
侨乡人文精神
因传承而魅力无限
从某种意义上说,侨乡人文精神与文化体系建设水乳交融,不可分离。据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市将强化载体、选树典型、注重服务,力争把侨乡人文精神这个抓手抓好,促使文化名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年1月8日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2012年将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强文化保护利用,进一步加大开平碉楼与村落等文化遗产和城乡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利用力度,深入挖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今后五年,我市将大力挖掘和弘扬侨乡文化,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实现侨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些目标,有的可以用数字来表达,比如打造千亿元文化产业集群,实现农村电影放映、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每个行政村;有的可以用建筑来证明,比如启动新图书馆、新文化馆、江门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前期工作;而更多的内涵,则会内化为核心竞争力。
这个核心竞争力,是我们以文化重塑道德自信的手段,是不断提升的幸福感,是文化体系建设大潮中的文明共识,是我们走向未来激励后人的源泉和动力……
以文化的名义,弘扬侨乡人文精神,我们激情满怀。
以发展的视角,守望侨乡人文精神,我们责无旁贷。 (王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