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侨乡人新观念:出国留学比打洋工更好

2013年02月12日 0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12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侨乡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定安村的尊王宫内人头攒动,前来烧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俞梅芳和好姐妹吴雪贞也在其中,祈福家人幸福安康。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尊王宫于2009年由村里的华侨华人捐资120万元(人民币,下同)重修。在这个仅有3200人的村庄,有3座公庙。逢年过节,当地村民都要到村里的公庙烧香祈请愿,遥寄对海外亲人的祝福。在尊王宫的墙壁上,悬挂着十多面锦旗,上面印有“出国顺利”、“上庭顺利”等字眼。

  定安村是一个典型的侨乡,村里有700多人在美国打工,长年不能回乡过年。

  66岁的吴宝东这天也来尊王宫烧香。他和在美国打工的女儿已有7年未见面。女儿在美国打工时认识了同为老乡的女婿,两人结婚生子,并把两个小儿子寄回家乡由他们代养。在挂满彩旗的定安村街头,随处可见老人带着孩子玩耍的场面。

  定安村是福州市众多侨眷聚集区的缩影。公开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福州长乐、福清、连江等地的年轻人纷纷到美国打工,他们大多来自农村,也无高学历,因此便在餐馆、建筑工地等处打工。

  现年44岁的俞梅芳在定安村长大,10年前在山东济南创业,从事服装贸易。她回忆,“记得我十多岁的时候,琯头留守的女性有个不雅的称号——‘万八嫂’。因为那时候,他们的丈夫需要筹足一万八千元‘手续费’才能出国。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做代课老师每月只能赚到28元,因此,一万八千元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家家户户举债度日。”

  费用如此之高,人们为何还纷纷选择打洋工?俞梅芳说,那时候出国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钱。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餐馆打工最多只能赚1200元,而在美国餐馆打工却可以拿到两三千美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很高,最高时100美元能换得八九百元人民币。“人们看到投资回报比差异这么大,便纷纷选择出国,形成‘传帮带’效应。”

  据定安村治保主任吴金忠介绍,该村大部分年轻人读书最多至高中毕业便出来打工,文化水平有限,在中国不太容易找到好工作。

  “我们这里有个风气,一听你要出国赚钱,人们就很放心就把钱借给你;一听你借钱是在国内打工,人们就不敢借,怕你赔本。”俞梅芳笑着说,“出国的人多了,在外就有亲戚朋友照应,生活会好过一些。”

  和俞梅芳一同长大的伙伴有很多人都去了美国“发展”。俞梅芳说,在美国打拼的生活很苦,就像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人一样,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事。而且,被遣返者也很多,但依然挡不住人们一门心思出国淘金的欲望。“为了生存没办法。”

  很多在美国打洋工的儿时伙伴告诉俞梅芳,如果再让他们选择一次,绝对不会再出国,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起来,机会越来越多,现在外国人都跑到中国赚钱,为什么还要在国外打工?

  与很早就辍学出国打工的众多定安村民相比,一些村民有着更为明智的选择。

  吴雪贞的儿子吴伟敏今年23岁,五年前,在亲戚们的资助下,年仅18岁的吴伟敏选择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留学,目前正在读大学三年级。

  11年前,吴雪贞的丈夫遭遇飞来横祸去世,7年前她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家境每况愈下生活,平日依靠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的资助度日。

  “儿子非常懂事,从小就开始赚钱养家,他在美国一边留学一边打工挣钱,非常辛苦。”吴雪贞说,“但儿子认为相比只在美国打洋工的人,他要幸福很多,因为他想好好读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能挣更多钱养家,更好地照顾妈妈。”已经瞒着儿子做了6次手术的吴雪贞早已眼含热泪,在尊王宫内许愿祈福。(舒言、凌晓)

【编辑:刘郁菁】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