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广州历史建筑:东山华侨房 落叶归根情
“驱车出东门,循百子路而进,遥望楼台层起,与岗陵上下,红墙碧瓦,万户千门,已可窥东山壮丽之概……”尽管“东山区”一名已随2005年的行政区划调整而在广州地图上消失,但东山一带留下的侨房别墅向世人直观展现了广州近代城市发展史。
在东山一带行走,年近九旬的署前二街15号“平正纪念楼”并不起眼。然而,东山大多数民国建筑或在门牌上写着“园”的名字,或在屋顶标识建楼年份,让“平正纪念楼”显得不凡。
有文物保护人士指出:“在20世纪20年代以个人名义建造纪念楼保留至今,目前在广州罕见。之所以命名为‘平正纪念楼’,是建造者希望子孙永远记住祖辈曾经的辛劳。这栋老房子是华侨为国贡献的缩影。”
建筑价值:历经九十载韵味犹存
早在2004年2月,杨华辉老师就带着两名五年级小学生,到东山口启明路及龟岗一带进行实地调查与拍照,发现了这栋老房子。前天下午,记者在杨华辉老师带领下,探寻隐藏小巷中的“平正纪念楼”。
沿着东山百货大楼旁边的小巷往北走,沿街是东山一带的“典型建筑”——清水红砖墙的侨房庭院。然而,一栋古老的侨房门前围墙上镶嵌着一块光洁汉白玉石,上刻“平正纪念楼”显得很特别。
历经九十载风霜的老房子楼高三层,占地超过100平方米,建筑立面线条简洁、弧形转角颇具特色。
房子前有水井一口及一小院子,环境幽静,庭院内种着木瓜树遮阳。踏上水磨石楼梯,拐角处设计了沿街阳台,链接阳台和楼梯的两扇木门打开,利于纳风采光。室内留有部分彩色玻璃的门窗,从室外看这些玻璃似乎暗淡无光,但是从室内往外看却可以看到明亮鲜艳的色彩。木窗户、铁窗花、柚木门窗、彩色玻璃、花阶砖,老房子依旧保留民国建筑风格。
目前老屋住着5户人家,多为外来人,各户大门紧闭。住在三楼的63岁崔婆婆在老房子度过了人生六十载春秋。据她回忆,小时候听父母说,交房租给姓黎的房东是“交几担谷”。后来房屋的产权数易其主后,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后来发还业主手中,业主的后代目前在海外。
历史价值:凝聚华侨艰苦奋斗心血
杨老师表示,2004年寻访时,他找到了兴建平正纪念楼的华侨后人亲属——年近七旬的黎启康先生。对于老房子的历史,黎先生是最知根知底的一位。然而,前天下午,当记者打算回访黎先生时,却被告知他已中风入院。记者来到所属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这些事情。
据杨老师提供的黎先生口述资料,老房子建于1922~1925年之间,纪念的人是一位姓余的美国华人,名平正。老人说,第一批华人在美国一般只能做洗碗、裁缝、厨师等收入低微的工作,华人把辛苦积攒下来的钱都寄回国内亲人。后来稍有成就的华人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回国,并落户当时位于广州城东南面的东山。建楼者把房子命名为“平正纪念楼”是希望自己的子孙永远记住祖先曾经的辛劳。后来,黎先生的亲戚与余先生结婚后育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后来也离开了。平正纪念楼亦多次易主。
身世待查:伊斯兰风情豪宅藏身恤孤院路
从平正纪念楼往新河浦方向步行约5分钟,来到侨房聚集的恤孤院路。恤孤院路12号,一座占地超过300平方米的富有伊斯兰风格装饰的豪宅,显得与众不同。
汤国华(广州大学建筑系教授、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表示,该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可能是某公馆,艺术价值在于较大的规模和局部的伊斯兰风格装饰,但其历史还需要查找相关资料记载。”
穿过门楼及建筑前栽种大叶榕的庭院,一座呈倒转的“凹”字形设计、规模是其他侨房2~3倍的清水红砖墙建筑展现眼前。建筑中部,一座宽4米、高3米的伊斯兰风格装饰拱门,是其特色标志。
建筑布局左右对称,大门处钢筋混凝土的门廊用两对爱奥尼双柱支承;二、三层中间是凹凸结合的大阳台,通透的预制混凝土花式护栏,利于接纳前院的凉风。走进建筑左部,一楼拱门的亮子“中西合璧”,既有中式的蓝色松鹤图蚀刻玻璃,也有西式的红蓝黄绿色镶嵌玻璃。室内有防雨的天井,天井顶部用八柱四坡绿色琉璃瓦顶遮雨,瓦当印有“延年益寿”字样。
一名李姓租户告诉记者,他听说豪宅的主人是国民党时期的一位台山富商,现业主是一个机关单位。(莫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