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走廊母鸡做窝下蛋 小学教室成了拆迁"安置房"——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社会新闻

教室走廊母鸡做窝下蛋 小学教室成了拆迁"安置房"

2010年09月13日 09:52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汪汪”叫的小狗,“咯咯”叫的母鸡,满地的农具,走进宿迁市宿城区仓集镇闸圩小学内,你能看到这样一 幅农家乐场景,因为学校几间教室成了村民的“安置房”。

  -教室走廊里母鸡做窝下蛋

  教室的外面摆满了各种杂物,还有一台手扶机,7日上午,记者一走进闸圩小学,触目所见,就是农民居家生活的情景。

  在学校东北部的一排房子前,记者看到,一台手扶机停靠在水泥路上,绿化带边拴着一只小狗,站在轮胎上,旁边是水缸、水管、废弃塑料瓶等杂物。旁边的一个村民说,小狗一见到陌生人就“汪汪”叫个不停。在小狗的不远处,还有一个用围网建的鸡舍。房间的走廊内,摆放着小推车、洗衣盆等杂物,住户在走廊柱子之间拉起了绳子,上面晾起了衣服。在走廊的一头,农民储藏粮食用的囤子上面放着一只提篮,两只母鸡蹲在里面下蛋。几分钟后,母鸡下过蛋跳出篮子,在院子里“咯咯咯”叫个不停,踱步觅食。

  而在房间内部,墙上的黑板前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的电视机正在播放着电视剧。在这个房间里除了一张住户睡觉的床外,还摆放着十几袋粮食、电动车以及农具、油桶等。住在房子里的村民邢光侠说,原先住的房子被扒了之后,村里协调就住进了这里,原来养的家禽都卖了,就剩下两只鸡没逮到,还有一只小狗。

  记者了解到,这里住了两户人家一共5口人,62岁的村民胡继春和老伴带着孙子是一家,还有一家就是邢光侠家。

  胡继春说,家中一共8口人两处房子,但镇里把房子扒掉后只分别补偿了8000元和4000元,原先的房子扒了,孩子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带着孙子没处住,一时也盖不起房子,于是,经过村里协调,就在开学前住进了2里路之外的学校里。

  -学生家长担心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教室一下子变成了“安置房”,这让很多学生家长一时接受不了,他们担心,此举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更严重的是,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学校本是安静、整洁的地方,现在变成村民的住房后,鸡鸣狗吠的,很容易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些孩子上课时听到小狗或者小鸡的叫声,就会往窗外张望,“手扶机开动起来声音也很大,可以想像一下,在孩子们上课期间,手扶机突然发动起来,肯定会引起很多孩子的注意。”村民们说,在晴天的时候,鸡粪闻起来也臭烘烘的。

  而更让学生家长们担心的是,学校成了村民的住房,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很多学校为了安全起见,都设置了保安,并实行封闭式管理,外人进入要事先联系,登记后才能进入。这个学校人来人往的,一般人都可以随意进入,孩子的安全怎么来保障?”一位学生家长不解地问。

  一些学生家长找到仓集镇政府,镇有关领导表示,将在8月28日将校园内的两家住户搬出去。但村民们说,现在开学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天晴就把住户搬出校园

  校长夏广余告诉记者,现在学校有9位老师、130多名学生,只保留了一到四年级,他是这个学期开学才到这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

  夏校长说,学校为了安置这两户村民,压缩了原先的教学用房,把教学仪器集中到一起,然后把仪器房改成教室,原先的一排教室就腾了出来。针对学生家长反映的问题,夏校长表示,村民住到学校里,对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我已经跟他们讲了,让他们近几天把小鸡、小狗处理掉。”

  对学生家长担心的孩子安全问题,夏校长说,已经安排专人看门,另外,如果住户有亲戚来,也尽量安排从学校的另外一个门进出,“住户也表示会在玉米收割以后,等宅基地定下来就尽快搬出去的,存在的时间不会过长的。”

  “那如果住户一直没地方住,就是不搬呢?”记者追问道。“这我也不好回答了。”夏校长无奈地笑了笑。

  仓集镇有关领导表示,把村民安排住进学校确实有点不合适,本来准备在开学前搬出去的,但因近一段时间连续降雨,耽误了此项工作,将在天晴以后,为校园内两户村民寻找新的住处,然后搬出去。(高峰)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