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社会新闻 |
小琪回家的路上,妈妈拉着他的手。
7名发卡小孩集体进救助站,他们的经历令人深思
救助站联系他们家人,已有两名孩子被家长领回去
【核心提示】
昨天是“国际儿童日”,本报以救助站的一个特殊案例入手,采访了在外发黄卡的三名小孩的经历,从学习障碍、家庭关系、个人想法等方面关注他们的特殊成长,并请来心理咨询师进行剖析。
“我是被逼着离家出走的”,“我要找份工作,独立出去”……孩子的心里话让我们警醒,也让我们反省:我们了解孩子么?我们的要求是不是太多?我们对孩子的爱合格么?
7个小孩、2个大人,一起路边发黄卡,最终被派出所送进救助站。这9人年纪都不大,最小的甚至只有13岁。近日,救助站帮忙联系了他们的家人,7个小孩中已经有两个的家长来把他们领回去。
学习障碍>>>
一让他去学校
就得出去找他
13岁的小琪已经是“老油条”了,他在3年前就因为发黄卡被派出所民警送到救助站过,这回又是同样的原因。
那时候他才10岁,也是一头长发,默不作声。“我们刚把他接回家,还不到2个小时,他又不见了!”小琪的母亲回忆起3年前的情况。
小琪3年前的离家出走,意味着整整3年的分离。这3年里,小琪的家里发生了不少事,为了找小琪,已经花了万余元,报纸、电视、托人帮忙找,都试过了;而且,小琪的父亲还发生了车祸,到现在腿上都还装着铁板。
为什么小琪会一次又一次地离家出走?这得从他的学习说起,小琪从小在四川老家长大,2006年跟父母到石狮读书。从那时起,小琪的成绩就不好,经常不肯去学校。平时周末,小琪在家里还会帮忙做家务,但“一让他去学校,我们就得出去找他。”前前后后,小琪已经出走七八次了,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乱。
【医生分析】
适当鼓励
别给孩子太大压力
“这是种心理疾病。”国家二级职业心理咨询师黄毓红说,其实孩子在上初中以前学的知识,对智力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肯认真学,成绩确实能追得回来。但是,让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有很多,如学校老师、同学的相处等,都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而家长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经常说“别人怎么就能考那么高分,你就不行”这样的话,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产生自卑情绪,对学习自然而然产生厌恶,严重的甚至会有精神分裂的情况出现。只有适当的鼓励,别给孩子太大压力,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庭关系>>>
“我是被逼着离家出走的”
小勇今年16岁,他是和家里人一起到石狮的。1个多月前,他跟家里起了冲突,离家出走。之后被人带到厦门来,随后在街上发黄卡。
其实,小勇家里的条件还是不错的,他老爸在石狮开了个小工厂。为什么小勇会选择离家出走,甚至宁愿流落街头也不回去。原因很简单,他跟家里的关系已经僵到比“紧张”还更严重的地步了。
以前,小勇经常跟人动手打架,甚至到了打老师的地步。家里人说他,他也改不回来,只有哥哥肯帮他说话,带他出去玩。
后来,他跟着哥哥到石狮打工,跟家里的关系才勉强缓和下来。只是好景不长,哥哥在一次吃夜宵回来后,开始有吐血的情况出现,之后,就因为心脏病过世了。
从那以后,家里没人帮他说话,父母更看不惯他,“经常打我、骂我,我是被逼得离家出走的!”现在,小勇的父母甚至不愿接他回去,“我就当没这个儿子!”小勇的父亲觉得实在是管不住儿子,不愿意认自己的儿子。
【医生分析】
对孩子的要求得跟着时代变
黄毓红说,小勇的例子比较极端。家庭关系的矛盾引发的冲突,让孩子对家没有归属感。但是这是有原因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冲突的起因,经常是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令两方产生分歧。
“世界上只有父母这份职业,不用资格证。”因此,做父母的人经常是跟自己的父母学习,像一个暴虐的父亲绝不会有个温文尔雅的儿子。再加上时代的不同,父母跟自己父辈学来的教育方式,已经有很多落伍了,不适合用在现在的孩子身上,毕竟,现在的社会,比以前的诱惑多太多了。
独立想法>>>
想找份工作,独立出去
小言再大上1岁,就成年了。他想出去找份工作,独立出去。今年4月,他也离家出走了。从那以后,就一直没跟家里联系过。
小言的父亲回忆说,在两个月前,7个孩子中的一个到他家里,给小言拿衣服,说小言在江头的一家工厂打工,让他不用担心。只是,小言的父亲没想到,儿子的工作竟然是发黄卡。
小言说,他也试过找份正式的工作,但一直未能如愿。他曾经在江头一家餐饮店当送餐小弟,但因为路不熟悉,才刚做了一个月,就被辞退了。
他在后埔租了间房,白天出去找工作,晚上回去休息。慢慢地,就碰上那些人,加入他们中间去发黄卡。
他自己也知道,发黄卡不是什么好事,也做不久,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医生分析】
他想证明自己,以吸引父母目光
黄毓红说,父母对孩子的爱,在表现形式上,经常是有条件的,像“如果你考100分,妈妈就带你出去玩”等等,这就让一部分孩子渴望爱的心理得不到满足。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够好,得不到父母的爱。他们会选择做些引人注目的事,来吸引父母的目光。
选择独立生活就是一种。他们为了改变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才会有这种行为。
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应该是无条件的,这样才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文/图 本报记者 苏威强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