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90后过春节花样百出:很多除夕夜选择网络春晚

2011年02月09日 16:5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0后”“非主流”春节也给力

  饺子、年夜饭、烟花爆竹?在许多已经或即将长大成人的“90后”看来,这样的春节远不够给力。记者采访了解到,“90后”们的春节花样百出,他们有的选择网上过春节,有的外出旅行“飘”过春节,有的则走出家门和校门,迈出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他们的“非主流”春节同样精彩。

  “网”过春节最新潮

  “90后”的春节可谓“无网络,不给力”。悠悠长假中,课业负担轻了,空闲时间多了,各大网站趁机推出五花八门的节庆活动,让年轻人如鱼得水。泡泡微博和SNS社交网站,发发拜年流行词和电子贺年卡,选一款网游搏杀一把春节任务,再伴随着网络春晚吼一曲《忐忑》,依然年味十足。

  “接收到春节邀请函了吗?传送到‘月光林地’,在地图最上端找到传说中的‘瓦拉达尔·星歌’,开始接受你的春节任务吧!”这是众多网游春节任务攻略中的一条。家住重庆南岸区的17岁小玩家雷德宁说,平时学习忙,没时间玩网游,假期则可以轻松一把。春节期间网游贺岁活动丰富,如《魔兽世界》就再现了古老传说“杀年兽”,玩家可以赢灯笼,玩爆竹和烟花束,更换春节服装,十分喜庆。

  微博和SNS社交网站也受到欢迎。重庆第十一中学的杨振就刚刚开通了微博。他告诉记者,身边开有微博账号的同学还有不少,虽然平时用得不多,但春节期间互相拜拜年、学几句流行贺词还挺方便。

  抱着电视看春晚?这已不是“90后”的除夕夜第一选择。许多年轻人群选择了异军突起的“网络春晚”。今年除夕,一场网络春晚把“神曲”《忐忑》搬上舞台,上百网民合唱引爆网络,被年轻网民热捧。家住重庆沙坪坝区16岁的中学生小何说,许多同学都跟着唱,虽然不懂唱的是啥,但觉得比一板一眼的娱乐节目更逗乐。

  “飘”过春节别有味

  与过去人们“宅”在家里过春节相比,一些“90后”还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外出旅行“飘”过春节。记者连续几日在重庆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地走访发现,出行的年轻“90后”并非少数。他们表示,和“五一”“十一”长假相比,春节出游既省旅费,又能避开出游高峰,在异地过年也别有一番新鲜滋味。

  正月初三,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记者遇到了19岁的重庆科技学院大二学生小朱。他正提着行李,兴高采烈地跟着父母出游,打算飞到深圳过新年。小朱说,这已是全家第二次外地过春节。一个多月前,家里就已安排好行程食宿,出行非常方便。小朱的母亲笑着说,自己当年条件差,能读“万卷书”就很满足了,现在能让孩子“行万里路”,这个春节过得值。

  春节“驴行”也受欢迎。记者在网上查询到上百条相关的“驴行”信息,许多成员是“90后”年轻人。在重庆汽车站,背着户外装备的重庆三峡学院大三学生小杨正等着和“驴友团”会合,准备到四川游峨眉、赏乐山。尽管“驴行”资历尚浅,但小杨谈起如何选择“驴友”、确定线路、调查攻略、置办装备等仍头头是道。他说:“春节组团‘驴行’费用省,路上清净,还能认识各地朋友,很给力!”

  在重庆火车北站候车厅,记者碰到正背着书包候车的高三学生小宋,他打算坐火车去西安,看望在那里工作的父亲。“腊月二十九就可以买到票,但为了避开春运高峰,推迟了几天。”小宋指了指略显空荡的候车厅说,车上肯定挺舒适,不用受拥挤的罪了。

  踏入社会“闯”一回

  目前,“90后”已经或即将长大成人。许多人已不满足于在家长膝下承欢,而是选择走向社会,在节日期间“闯”一回。不少已经工作的“90后”在节日期间坚守岗位,还在上学的则走出校园和家门,参加实践活动,迈出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春节前夕,在重庆汽车北站,21岁的检票员廖心敏身穿藏青色长款制服,像模像样地在售票、找零,还不时起身疏导排队的乘客。她告诉记者,从1月22日起售票组就没休息过,每天清晨5点到岗售票,最后一张客票售完时已近晚上9点半。她不能回重庆荣昌县老家过年了,到时只能打个电话道声平安。

  汽车北站客服科科长姜媛说,班组里像小廖这样的“90后”还有不少。春节期间,车站最高峰时段日发送旅客2万人次,年轻的“90后”们担起了担子,工作主动积极,让人刮目相看,小廖甚至已成为检票组最年轻的组长。

  一些更年轻的“90后”尽管还没参加工作,但也利用春节假期参加社会实践,丰富阅历。重庆十一中高一年级学生钟宽就来到一家媒体实践,当起了“小通讯员”,学着采访、写作,兴致勃勃地工作到夜里。他说,全班同学都到不同的社区、企业参加了社会实践。与在家里疯玩相比,这样的春节更有意义。(王晓磊 潘小旋)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