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女子民兵哨所堪比正规部队 平均年龄仅22岁(图)

2011年02月11日 10:33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女民兵的被子折成“豆腐块” (图片来源:东南网)
女民兵在监测海上船只的运行 (图片来源:东南网)
女民兵在训练如何灭火 (图片来源:东南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五十多年前,为了防止国民党特务和小股武装侵犯,福建惠安大岞村村民自发成立民兵哨所。

  五十多年过去,在一代代惠安女民兵的艰苦努力下,哨所凭借堪比正规部队的管理水平,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先进工作单位”。

  如今,虽然女民兵们每个月只领千余元的工资,这与同村打工姑娘的工资相差甚远,但她们仍秉承着一代代惠安女民兵精神,坚守岗位,并担任村里的义务消防员。

  近日,记者在哨所所长张亚平的带领下,探访了大岞海防女子民兵哨所。

  “娘子军”平均年龄仅22岁

  哨所的训练场等样样全

  今年17岁的女民兵蒋冰冰刚进哨所不到一个月,是哨所最年轻的成员。虽然出生在农民家庭,能吃苦,可哨所的管理制度,以及每天的训练,着实让她感觉有点吃不消。

  每天早上5点半女兵们起床后,首要任务就是整理内务。“叠被子就要花去1个多小时,大家都要叠成‘豆腐块’。”蒋冰冰说。

  而女兵们在进行战术训练时,要练好快速跃进、卧倒、装弹、举枪、瞄准、射击一气呵成的硬功夫。这也让蒋冰冰着实头疼。

  “动作稍微不够到位,就要重来。”蒋冰冰说,在训练时,为了练好一个动作,往往要重复做上百次。看到其他女兵都强忍着伤口的疼痛训练,她也只好咬咬牙,硬挺过去。

  张亚平介绍,哨所现有9个女民兵,这些姑娘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

  2002年,哨所凭借堪比正规部队的管理水平和训练模式,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先进工作单位”。“这样的民兵哨所,在全国仅有三个。”张亚平说。

  哨所的训练场等样样全

  张亚平介绍,哨所建立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如今哨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可哨所的制度却未变,一直延续着老一辈女民兵艰苦奋斗的作风。

  建哨之初,虎豹关只是一片长满蒿草的荒坡。老一辈女民兵肩扛石头,硬是在荒山坡上用石板建起了一座二层高的哨所。

  四十多年过去后,当年的老哨所天花板在雨天时常漏水。1997年,张亚平刚到哨所时,发现一楼天花板的4条石条断裂,随时可能坍塌。当时由于资金不足,张亚平只好找来一根木柱,顶在了天花板上。

  同时,由于哨所的制度不够完善,如何管理好9名女兵,成为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张亚平熬夜拟出了一份包括战备执勤、内务管理等八大内容的哨所规章制度。

  后来,张亚平还带领9名女民兵拆除了破旧的老屋,铲除荆棘荒草,从海边采回石料,修公路,硬是在烂石堆里“抠”出了一块2000多平米的空地。

  如今,再次翻新后的哨所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训练场,周边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而哨所内的观察室、值班室、武器室和多功能会议厅等,样样整齐划一,成为游客观光的地方。

  女副哨长坚守哨所20年

  女民兵保护财产1500余万元

  1989年初中毕业后,副哨长张丽蓉在当过十多年民兵营长的父亲的鼓励下,来到了哨所。一年后,她就取得了实弹射击5发子弹打中50环的好成绩。

  张丽蓉刚进哨所时,她的工资仅有20元,在哨所服役几年后,她发现姐妹在外面做工的收入比自己高出好几倍,于是,开始动摇想退役。

  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时,却得到一顿训斥,“你难道忘记爷爷奶奶讲日寇登陆时的惨景吗?进工厂能多赚钱,但民兵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是钱比不了的。”

  从此,张丽蓉铁了心,带头以哨所为家。同时,哨所里若有女兵想提前退役,张丽蓉也会亲自到女兵的家中做思想工作。

  20年过去了,如今,她成了哨所里的“元老”。张丽蓉说,如果祖国需要,她愿意在哨所里呆一辈子。

  女民兵保护财产1500余万元

  五十多年过去,新一代的惠安女民兵面临着职能转变。

  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有3300多户居民,多数民宅仍是石材结构,房前屋后,堆满柴草,但村内消防设施短缺。

  然而,城里的消防队离这里将近三十公里的路程,柴垛着火,消防车赶到已来不及。

  1999年7月,在张亚平带领下,大岞海防女子民兵哨所自发组建了一支女子义务消防队。

  近年来,女民兵们上街头开展消防宣传122次,协助派出所参加消防监督检查60余次,参加初期火灾扑救30余起,保护财产1500余万元。2010年11月哨所女子义务消防队员们被授予“中国消防志愿者”称号, 当地村民称为“惠安海岸边上的火凤凰”。(东南快报 记者 张鸿鹏 通讯员 张亚平)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