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被网友们评出“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草根好人”王文清在过去22年,用42万多元资助了180多名失学孩子;义务献血18年,折合血量超过8万毫升,相当于15个成年人血液的总和。他刻意隐藏自己,直到一名“的哥”和受助大学生联名写信,他的善举才为更多人知晓。
“助学”王文清
他名下无房,却用42万元资助180多个孩子
去年,初中文化的王文清成为中石化江苏扬州石油分公司正谊加油站站长,每月收入2000多元。为了挣更多钱帮别人,他四处打工,“我的工程图纸画得好,机泵维修过硬,工作之外做这些,挣得比工资多。”这些钱都被他捐了,粗算有42万多。而他自己却没有一平方米房产,至今住在单位分给他父亲的单室套。他自己也说过,“如果过日子,早就买房买车了。”
中石化江苏扬州石油分公司经理方顺利说,王文清一直很低调,若非去年“扬州好人”评选,一名江都“的哥”和一名受助的大学生联名推荐,他至今不为人知。
采访中记者来到王文清位于江都市仙女镇的住所,这是二楼一个30多平方米的房子。环顾四周,墙上挂满名人格言和国际红十字会口号,一个捐款箱也很显眼,客厅一张小床,卧室一张大床;加上靠墙摆放的几张小桌子,别无他物。
想到汇款单,记者径直到卧室。打开电视下面的抽屉,一大堆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旁边另有一张写字桌。记者又不经意地拉开中间大抽屉,这下,在场的每个人都被震住了:里面塞满一张张汇款单,伸手一摊向下一抓,满手的还是汇款单。这既有早年从邮局汇出的,也有近年来银行电子汇的回执,足足数百张。
22年来,正是这一笔笔汇款单,王文清让180多名失学孩子重回课堂,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王文清掏出一个笔记本,前面密密麻麻记满学生的姓名,学校,联系方式和汇款方式、账号。
“裸捐”王文清
眼角膜、骨髓、器官、遗体……他没啥舍不得的
其实,王文清早已彻底“裸捐”。1989年夏,他从镇江办事返回,在公交车上遇到两个流氓调戏一名小姑娘,他见义勇为,右手腕上方被划长约8厘米的口子。事后,他有了新的想法:捐器官,一旦发生意外,也好在死后奉献一回。
扬州红十字会救护部副部长周春林说,2003年开始,王文清与扬州红十字会签下协议,“身后”捐骨髓、捐角膜、捐器官、捐遗体,成为扬州“裸捐”第一人。
义务献血18年,捐的鲜血和血小板折合血量8万多毫升,相当于15个成年人血液的总和。除了献血,王文清几乎每月捐一次血小板。血站工作人员说,捐血小板会有200元误工补助,他每次捐完血小板,随手把这200元投入捐助箱,年年如此。
“能捐的都捐了,他没什么舍不得的。”相识的中石化江苏扬州石油分公司江都东片区负责人陈宝海说,王文清不图任何回报,只为做一个彻底的人。
“争议”王文清
有人说他“犯傻”,他说铁杆兄弟是自己行善“加油站”
正如许多好人遭遇的那样,类似“犯傻”、“不值得”、“过头了”、“捞名声”等流言和非议一直伴随王文清,有时更甚于他人。爱人也因此离开了他。正谊加油站员工丁玲说,他把女儿寄养在老师家,每周只有5元零花钱。13岁女儿现读六年级。最近几年,王文清有五个春节在山西陪贫困孩子过,他自知愧对女儿,2005年5月26日在日记中写道:“这次回来一定陪她多呆些时间,同女儿沟通,教她背古词、三字经……”这个自我承诺后来落空。
王文清对自己更抠,一年到头看不到吃肉,像个苦行僧。二手手机用了五六年,字都看不清。几个孩子中,母亲最疼王文清:“你做的够多了,歇歇吧。”年近七旬的老人听说他一次次献血,发了急。
“我是苦孩子长大的,再也看不得别人吃这些苦。这些年,帮助别人成了一种习惯,我的快乐就在这里。”困难时刻,长年支持他“善举”的铁杆兄弟成了最好的“加油站”。一个晚上,王文清和两个朋友一路走一路谈着自己不被理解的遭遇,不知不觉走了10公里多,“越谈心里越亮堂,我放得下,看得开,也能过得去。”同时中石化江苏扬州石油分公司也给了他很大支持。王文清调走后,他们把传统保持了下来。16年前,王文清组建的爱心奉献服务站,从最初几人发展到现在100多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这些年我能撑下来,多亏了这些好心人帮我。” (记者 于英杰)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志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