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讲求“逝者安息”,希望能为去世的家人或亲属操办一场体面的葬礼,圆满地结束其人生的最后一程,由此衍生出来许多与殡葬相关的行业。那么,那些相关行业是怎么发展的呢?3月31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体面死”助推殡葬业
记者在玉泉区大召二道巷看到,街道两旁布满了兜售祭祀用品的商店,小到纸钱、元宝、金条,大到汽车、飞机、别墅,品种繁多。记者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很多市民表示会选择在清明节这天扫墓。
据了解,现在与殡葬相关的行业很多,而且分工很细。其实,社会发展到今天,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厚养薄葬”,但还是无法抵御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民俗。
从民俗心理来说,为父母生前尽孝的“养生”与为父母死后安葬守孝的“丧死”,在中国人眼中分量都是一样重要。丧礼与安葬得是否“体面”,事关死者生前是“泰山”还是“鸿毛”的尊严,更关乎子女是否尽孝的伦理道德考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殡葬业的无限膨胀发展。
殡葬费用无法承受之重
记者采访时,遇到一位姓刘的先生,他刚办完父亲的丧事。他给记者看了一张单据:棺材费2000元,寿衣1200元,骨灰盒3000元,灵堂布置费2800元,告别厅租金380元,爱心鲜花圈1860元,灵堂服务费300元,还有化妆费600元、穿衣费700元、停尸费800元、火化费1000元……项目繁多,共花费3万多元钱。这还只是一部分。他给父亲买了一块墓地,在呼市一家知名陵园,地价31800元,管理费4000元,服务费410元,安葬费650元,建坟费8200元,刻字费900元,金箔费1800元,还有明冢费、资相费,一共是52000多元钱。
记者大致算了一下,刘先生办这个丧事前后花了10万多元钱。刘先生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有正规发票的,实际上有很多花费当时来不及要发票或者根本不提供发票。好在我还有点家底,还能为我父亲把这笔钱拿出来。听起来觉得钱花的很多,但我还是随大流,与我们同一天办事的,有一家是信教的,那才叫排场呢!后来听朋友说,她家只买墓地一样就花销了15万,更别说葬礼现场的布置。”
记者从呼市殡仪馆了解到,关于殡葬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有上百项,其中必不可少的包括接尸车辆、消毒、追悼会礼厅、火化、骨灰盒、服务等费用,还有遗体化妆、灵堂布置、提供卫生棺、装饰鲜花等多项服务,一项服务就意味着一项收费。
百元成本的寿衣卖到上千元
在新生街一家名为绸缎庄的卖寿衣的店里记者了解到,一套咖啡色男士寿衣价值900元。记者提出这寿衣比高档时装都贵,老板说:“这是人生最后的一件衣服了,再贵也就贵这一次了。”
据这家店隔壁的一位姓李的先生说,一套寿衣布料不过几十元,却卖到1000元。“我有朋友在南方专门做丝绸寿衣的生产加工,他告诉我,一套只要100多元的成本。”他认为,殡葬业的暴利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很大,“人们在为亲人料理丧事时都图个吉利,很少去讨价还价。”
购买骨灰盒不惜重金
“尽孝心不能打折。”一句具有杀伤力的话,让无数本想在骨灰盒、墓地等价格上砍价的子女纷纷不惜重金。
记者在大召二道巷商铺中骨灰盒展柜前看到,一般展柜分为二、三组,骨灰盒按照价钱从低到高不等排列,用料上也分紫檀、花梨、玉石、树脂等。
“我们这儿的骨灰盒材质最好的要算紫檀木、红木,外面全部是手工雕花,质量很好,价格至少在5万以上。”一位寿衣店的王姓老板向记者介绍。
记者采访了解到,殡仪馆有规定,如果死者家属不在殡仪馆购买骨灰盒,就不可以在此进行骨灰安放。处于悲痛中的人们,多数人会花费几千元来放置亲人的骨灰。而有些陵园为了拉顾客,在陵园内提供放置骨灰的地方,但是需要购买墓地。
陵园墓地收费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古林人文纪念园、松鹤园陵园都是呼和浩特市内条件较好的陵园,里面的墓穴面积从3平方米到10多平方米不等,相应的价格也从1万多元到10多万元不等。豪华墓穴可以根据个人要求进行设计、选用建筑材料,价位上不封顶。豪华墓穴的价位直逼每平方米1万元,价格与目前市区中心地段的房价持平甚至更高。
学者:行业垄断形成暴利
内蒙古大学经济学王教授认为,殡葬业出现暴利的关键是在中国该行业属于垄断行业,也是特殊行业。“一方面一般人不愿意与死人打交道,另一方面是监督不到位,监管有待加强。在土地资源逐渐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中国更应该向别国殡葬行业学习。”
“存在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行业垄断。”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晓刚认为,在如此集中的管理与垄断下,殡葬业逐渐形成了“你不火化不行,我罚你”,“不在我处火化不行,别无二家”的现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殡葬不仅是个体生命终结的仪式,也是家人、亲属表达对逝者哀悼追思的方式。中国人历来重视殡葬,这是一种文化传统与情结。而殡仪馆就利用了“活人不会在死者面前讨价还价”的心理,敛取暴利,这是很不道德的事。
市民政局: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记者采访了市民政局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王科长表示,市民政局高度重视保护群众包括价格权益在内的合法殡葬权益,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努力做好殡葬服务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在清明节期间,要求严格执行殡葬用品价格、服务标准等相关规定和工作规范,对服务项目收费和商品价格要明码实价。(记者 张彦 实习生 葛晓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