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些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为百姓开放“如厕”之门
2011年4月开始,中国中部省份河南洛阳市市民在逛街的时候也许不会再有“内急”难寻去处的问题了:洛阳市政府强制性规定100家沿街行政事业单位免费向社会开放,开放时间不少于单位对外办公服务时间。
开放厕所的单位包括洛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气象局、公安派出所、市图书馆等。对外开放事业单位厕所以缓解“如厕”压力,这一看似“小事”的强制性规定却让许多有过“如厕被拒”经历的人们拍手称快。
安徽省合肥市的刘思思至今也难以忘记两年前在逛街时“内急”的一幕。“那天恰好肠胃不舒服,走在街上就腹痛难忍。”刘思思说。
情急之下,她走进路边的一家行政单位,但门卫却在得知她要使用厕所时坚决拒绝:“人家就是说单位不让外人进去上厕所,没有理由。”
这一经历让刘思思郁闷的同时也百思不得其解:“政府部门的厕所,为什么就不能向急需的百姓开放呢?”
而北京女孩王婕在“内急”问题上的遭遇更让人啼笑皆非:在北京市海淀驾校的路考课上,宽阔的马路两旁根本没有公共厕所。王婕和其他学员们走进路边的一家事业单位,但同样被拒绝如厕。
“我们单位的厕所不对外,请去别处吧。”十几个学员在不断努力沟通下,该单位工作人员才勉强答应下来,但向每人收取了一元钱的“如厕费”。
如今回想起来,王婕感叹地说:“只要能上厕所,收钱也愿意。政府是该向厕所扔几个钱了,就像中国的老话说的:人不能被尿憋死啊。”
事实上,河南洛阳在开放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厕所的做法上,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在此之前,北京、天津、海南海口等城市的沿街公共建筑厕所就实现了对外开放。
然而,这些开放的厕所背后还有着各地市政部门难以言表的苦衷,那就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成了公共厕所建设的一个障碍。
“人人需要厕所,人人不愿与厕所为邻。”洛阳市城市监察管理局局长张青森说:“在公共厕所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选址问题,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厕所就是脏和臭的代名词,在哪里建都会遭到周围市民的反对。”
张青森介绍,2010年,洛阳市计划建101所公厕,但是由于实际苦难,只建成了20多所。旧的计划未能实现,今年洛阳市又将厕所建设计划数量提至263所,能否实现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还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各地政府部门这一人性化的做法为百姓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一些政府部门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依然不能向路人提供如厕的方便。山西省公安厅坐落在省会太原市最繁华的五一路上,但对普通百姓,却是一个门禁森严的所在。
山西省公安厅监所管理总队总队长蔚积明告诉记者,虽然公安厅位于临街的繁华地段,但是保密工作很重要,不能允许人们随便进入,否则人太杂了,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一些沿街的事业单位大楼里一般都有人看守,所以开放一下卫生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说,“但是在一些涉及保密、特殊人群安全的机关单位,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但吴忠民表示,应该支持开放沿街行政事业单位的厕所,但各级政府不应该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厕所开放上,而更应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如何在城市里合理地建设公厕,从而更好的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王学涛 朱青 李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