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涯论坛上的一篇名为“中国人之间的信任去了哪里?”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举例生活中诸多信任隔阂状况——去医院做手术不给医生红包不踏实;快递物品一定要当面检查物品签收……
我们社会正面临信任危机?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674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4%的人感觉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度低。其中,半数人(53.8%)觉得互信度非常低。
调查发现医患之间和生意伙伴之间信任度最低
复旦大学学生尹怀恩告诉记者,不久前他托一名自己“信得过”的同学代交作业。没想到对方一直拖着没交,致使他该门课程成绩得了“F”。“挂科对我影响很大,我很难再相信别人了。”
尹怀恩说,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往往就是建立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上。从小事可以看出大节,只有在小事上不失信于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大信任”。
本次调查中,98.9%的人有过他人或团体失信于自己的经历。其中,23.2%的人说类似经历“非常多”。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郭世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信任危机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假报表、假数字使一些政府部门失去调控能力;社会上频频出现挑战伦理道德底线的医药与食品安全问题;高校中的考试舞弊以及学术剽窃之风;部分干部履历中的假文凭、假学历现象越来越多;一些司法腐败问题导致老百姓对法律的信任感减弱……
“前不久北京等地出现的‘抢盐事件’中,老百姓不相信专家,宁愿听信谣言,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社会的信任危机。”郭世佑说。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遐龄认为,现在很多社会问题都与人们的诚信道德水平普遍下降有关。“我亲眼看见,一些要动手术的人,拼命往医生手里塞钱。医生要是不收,病人就不放心。”
“另外,一些医生为了防止纠纷,总依靠高科技仪器为病人进行诊断,让病人接受可能有损健康的检查。因为有了化验报告,病人出了问题来找医院,医生就有据可查,不会惹祸上身。然而,医生越来越依赖仪器,不但会让自己的诊疗水平下降,还会推高病人的医药费用。”谢遐龄说。
尹怀恩感到,现在社会的诚信风气比过去差远了。“很多老一辈人的人际关系简单而融洽。我奶奶说,过去谁家要是盖个房子,随便说一声,就会有很多人乐意帮忙。来帮忙的人不会想着回报,被帮忙的人也不会担心谁会‘顺手牵羊’。而在当前大环境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除了亲人之间还有信任可言外,其他人际关系都变得虚伪和脆弱。”
当前哪几类关系间的信任度相对较高?调查中,69.6%的人首选“家人之间”,其次为“夫妻之间”(54.4%)和“朋友之间”(34.1%)。此外还包括:师生之间(27.5%)、同事之间(13.8%)、消费者和商家之间(11.9%)、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10.6%)。
另外,认为“领导与下级之间”(9.6%)、“医患之间”(9.5%)和“生意伙伴之间”(9.5%)信任度较高的人,均不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