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年轻人痴迷团购沦为“团奴” 表面占便宜实则吃亏

2011年04月14日 16:5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继“房奴”、“卡奴”、“车奴”、“孩奴”之后,“团奴”也成了一些年轻人的“标签”。随着网络购物方式的日新月异,方兴未艾的团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诱人的超低折扣、推陈出新的商品服务和过期不候的优惠,着实让人看花了眼。目前,已有不少团购网站开出了针对常州网友的优惠服务,每天不断更新的团购商品与服务着实有点让人应接不暇。

  如今,一些常州年轻人上班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点开一个个团购网站,看看当天有什么“便宜”可以占。“看到便宜的东西不买似乎就觉得不能罢手,但有时候买下来,还会造成二次消费。”常州市民王小姐坦言,如今的团购风潮已经让一些年轻人变成了“团奴”。

  一冲动就“团购”了

  “仅售10元!原价60元电影券一张,持电影券可兑换任何场次(含3D)的电影票一张。”“仅售15元!原价120元的保龄球畅玩1小时。”“仅168元!原价292元酒店3—4人套餐(餐前小吃+4盘冷菜+6盘主菜+餐后水果)!”常州市民王小姐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各个团购网站给“扫”一遍,这已经成了她雷打不动的习惯。

  最近,王小姐对自己的团购行为进行了一次盘点,发现很多时候都属于冲动消费。“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吃,每次看到有团购自助餐券或是什么好吃的都会买上一点。”然而,团购的自助餐券越来越多,王小姐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这些券大多是有有效期的,短的话就20多天,长的也只有个把月,一个月有4个周末,去掉突如其来的加班,真正能出去大快朵颐的机会并不多。”王小姐说,好几次都是在自助餐券快要过期的时候去消费的,“团购天天有,但是去享受的时间可不是天天有啊!”

  越“占便宜”就越“吃亏”

  在常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沈小姐也算得上忠实的团购迷,她不仅自己团购,还经常忽悠周围的人一起团购。“大家一起团购可以平摊邮费,而且有的时候还能让团购尽快达到规定人数,以免无法成功团购。”沈小姐在办公室里每天就像团购推销员一样,一上班就开始宣传每个团购网站新推出的商品。“在同事眼中,我有的时候可能和推销员差不多,总在忽悠大家跟我一起买东西。”沈小姐坦言,在过去的团购中,有些东西确实挺划算的,但是有一些属于冲动消费,“当时觉得买得挺便宜,但是真正买到手之后,发现用处也不大,想要出售转掉,也比较难。”

  “看起来是占便宜,但是有的时候占得便宜越多,反而越吃亏。”小陈平时经常在网上团购一些东西,特别是一些消费抵用券,“有的1块钱可以抵用10块,有的时候是100多块原价的打对折”。小陈说,这些折扣乍一看都挺划算的,但是去消费的时候会发现,常常需要进行二次消费。“有一次,我买了个两人套餐的火锅券,结果和一个朋友去吃的时候发现,这个套餐里的东西实在太少了,结果又点了不少东西。”他告诉记者,原以为70元就能搞定的一顿饭,最终还是花了接近150元。

  业内人士道出团购内幕

  “相信不少人都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一个团购网站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商品很划算,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优惠幅度似乎也慢慢变小了。”某团购网站的工作人员小花(化名)告诉记者,大家的这种感觉其实是很准确的,因为在一家团购网开办的初期,有不少东西都是贴钱在做的。“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团购网站和商家谈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然后从每一笔交易中抽取一些钱作为利润。”小花说,网友可以团购到比自己单独消费时更加优惠的商品或服务,商家可以增加一个销售渠道,做到薄利多销,而团购网站则进行一定比例的提成。“但是一个新的团购网站刚出现的时候,在网友中的影响力有限,因此出去谈业务的时候,商家可能也不太待见你。这种时候,就拿不到什么优惠的价格,但是为了吸引网友,我们只能贴钱发动团购。”据小花介绍,该网站最近推出的一种兑换券,就是以每张贴补数元钱的价格进行销售的,“这样的兑换券卖一张,我们就会亏掉几块钱,但是没办法,现在赚的是名气。”

  在交谈中,小花表示,随着团购网站不断壮大,在和商家谈判时,获得的优惠可能会多一些,自己赚的也会多一些,“但是为了增加人气,吸引网友点击,还是会不定期地做一些‘亏本买卖’,这些我们亏本卖的东西,对消费者来说,应该是最划算的。”不过小花也坦言,普通的消费者要想知道哪个是贴钱在卖确实有点难度,她建议可以在网上先进行比价,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如果发现一些人气原本就比较旺的团购项目,而且价格又比较低的话,就很可能是团购网站在贴钱销售。”同时她也提醒广大团购爱好者,不少抵用券、优惠券都有一定的有效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购买,并且及时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郭靖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