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汶川地震三周年:“重建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2011年04月20日 16:49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建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三年了。三年来,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创造了人类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顶层看,不论是从科学救灾到科学重建,还是从物质重建到精神重建,灾后建设的过程就是文化积累的过程,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即“重建文化”。深度挖掘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对充实和丰富人类精神遗产具有深远意义。

  重建文化不等于“文化重建”,其本质是生命的重建,其核心是抗争效应的积累,其关键是受伤的心灵与受损的物质双重康复、交融提升。

  重建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尊重自然、民生为本、探索创新、跨越升级。重建文化具有创造性、传递性、系统性、动态性、民族性和阶段性,既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和特殊情况下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共同智慧结晶,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表征,因此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

  重建文化的物态层面包括人们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由此构成整个重建文化的实物基础。重建文化从物态层面,更深刻、更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自然界更加深入的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反映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强大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重建文化的制度层面包括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党和政府所颁布的各种法规文件,社会所结成的各种契约条款,这些是重建文化得以存活与传承的根本保证。

  重建文化的行为层面是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系列动作规范的总和,包括得体的言谈举止、积极的操作运行、良好的民风民俗等。重建的灾区群众,展现出昂扬向上、豁达宽容的气度和操行,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得到进一步弘扬。灾后重建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展示灾区新形象、新面貌,恢复灾区文化记忆等行为,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重建文化的意识层面包括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人们能够感知的创造活动及其主要特征。重建文化的意识理念集中体现在科学与价值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过程与目标的统一、系统与要素的统一、规范与创新的统一。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三年中形成的“重建文化”,具有坚韧、刚健、理性、开放、智慧、温情、包容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能为世界人民抗击特大自然灾害提供启迪、借鉴、武装和支撑的作用。(李后强: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秦勇:四川博览事务局办公室副主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