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绵阳地震灾区记者手记:心情已悄然平复

2011年05月12日 14: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绵阳5月12日电(杨超)中新网记者作为媒体代表参加在北川老县城举行的“5·12”公祭。跟随公祭的人流,记者静静地将一束鲜花敬献在北川老县城地震纪念碑前。与三年前亲身经历的那种揪心疼痛相比,此刻的心情已悄然平复,不再沉重。

  纪念碑高大肃穆,镌刻下那段国殇之痛的历史。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大地痉挛、山崩地裂、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短短80秒,四川绵阳21963人遇难、779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689亿元。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重建难度最大,成为绵阳最沉重的记忆。

  从中新社突破险阻,当天率先发出北川遭受“灭顶之灾”消息那刻起,绵阳灾情世界瞩目。而正因如此,这片饱受创伤、百废待兴的土地成为众人心中割舍不掉的牵挂。

  三年,1000多个日夜,540万绵阳灾区民众、10万援建大军,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发展跨越的奇迹。

  三年间,“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彰显出“中国信心”。200多个项目、100多亿元投资、15个月的日以继夜,一座现代化的北川新县城神话般崛起在安昌河畔,成为“5.12”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三年间,绵阳灾区大爱汇集。“一省帮一重灾县市”援建机制、海内外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涓涓细流抚平灾害的创伤,灾后重建凝聚起国人攻坚破难的信心和力量。

  三年间,绵阳灾区脱胎换骨。“灾情最重的地区必去,区位最偏远的乡村必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必去,问题矛盾最多的地方必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必去”成为灾区官员干部的准则。排查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重大地质灾害、完善应急避险预案,在多次次生灾害面前人员无死亡,设施无倒塌。

  三年间,绵阳灾区日新月异。312项民生工程实施、358亿元民生资金投入、重建成果深度整合、生产方式、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将“科学规划、民生优先”的重建原则落到了实处。学校、医院、城镇、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至少跨越20年;陈家坝、晓坝、平通、南坝、青莲等极重灾乡镇成为辐射一方带动一片的特色小镇。

  三年间,绵阳灾区挺起脊梁。重建以来,绵阳灾区累计完成重建投资2267.3亿元,相当于建市以来23年固定资产投入总和的1.5倍;工业总产值增速高达3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创下1989年以来最高增长记录;招商引资总额相当于震前7年总和的1.56倍,平均每天引进项目2.1个;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正在向千亿级产业加快迈进。

  三年间,作为记录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每每走进灾区或欣慰、或欣喜、或惊诧、或感慨。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新城,生机勃勃的一个个新村,纵横交错的一条条道路,重舒笑颜的一张张面庞,已成为地震灾区从废墟走向新生、从恢复走向发展、从重建走向跨越、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最好诠释。(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