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年轻时的经历,焦兆敏眼睛不由地湿润了,一边用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一边讲述着自己在战争岁月的生活,讲述自己在枪林弹雨中的幸存经历。
焦兆敏老人虽然已有87岁的高龄,但一谈起年轻时的战争经历,老人便有了精神头。老人的记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相反在老人的记忆中那些战争岁月依然是那样的明朗。
1938年,年仅14岁的焦兆敏参加了本村的儿童团,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据焦兆敏回忆,有一次他跟着叔叔到离村子二三十里外的地方参加会议,一天下来走了差不多有五六十里路,脚上不知磨出了多少个水泡。“那时候还太小,一些事都不懂,回到家后就呜呜哭了起来。”焦兆敏说,这是他参军之前的童年印记,至今依然难以忘记。
1942年,深受战争迫害的焦兆敏满怀理想和参军保家卫国的信念,自己跑到部队驻扎的革命根据地,正式申请参军,成为当时滨海军区的一名军人。
“当时参军后,自己想积极申请入党,但由于年龄还未满18周岁,还需要接受组织的进一步考验。”焦兆敏说,他并没有泄气,后来根据组织安排到了位于莒南的部队所辖兵工厂。
1944年,由于表现突出,焦兆敏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满怀信念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前线战友们制造弹药、打击敌人。
“那个年代,在郯城小埠村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打击敌人,我的83位战友先后倒在了血泊中。”焦兆敏擦拭着眼泪,当时为了攻打鬼子的一个据点,战友们一个个冲上前,没想到遭到了鬼子的埋伏。
抗日战争结束后,焦兆敏并没有复员回家。1947年,孟良崮战役爆发,他担任着向前线运送炮弹的任务。“运送炮弹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危险,一旦运送炮弹的车辆遭遇枪击或被炮弹击中,后果很难想象。”焦兆敏说,记得一次刚卸完运送的炮弹,一颗子弹飞来,愣是擦着他的皮带而过,他很幸运地捡回了一条性命。
焦兆敏曾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老人告诉记者,当年并没有留下照片,脑海里的所有记忆都是对战争岁月最好的保存。
1949年,焦兆敏复员回到了家乡,在(山东)苍山县庄乌镇马湾村生活至今。(记者 郇恒吉 实习生 秦培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