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石家庄5月23日电(陈 林)他是一个“很土气”的80后,不爱上网、不喜欢流行音乐,却记录下18本《民情日记》;他是一个“固执”的边防民警,8年如一日默默扎根盐碱滩,把“为人民服务”当成最快乐的事。他就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沧州边防支队歧口边防派出所张小三警务室警长张小三。
18本《民情日记》心系百姓
“2007年3月16日,下午去敬老院送煤。”……张小三的日记里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缺少洋洋洒洒的心得体会,只是平淡朴实地记录着村民的需求、困难。83岁高龄的退伍老军人陈国恩说,自己每次看病张小三都找车送他,多年来从未忘记。他记日记就是时刻把群众的需求、愿望记在心里,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警务室辖区的歧口村地处冀津交界,常住人口7701人,是河北省最大的渔村。8年来,张小三凭着一双勤腿、一张甜嘴、一副笑脸和一股“黏糊劲”,走遍辖区每个家庭,做到民情“一口清”之余,也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成了最受群众欢迎的贴心人。
“小三广场”
五月的歧口村,阳光明媚,海风送爽。村里“小三广场”上,村民李树芳正领着小孙女在悠闲地散步。她说以前这是一条“冬季臭气熏天、夏日蚊蝇如山”的水沟,在张小三的奔走下筹集资金改造成群众活动广场。老百姓觉得小三贴心,就称其为“小三广场”。
“广场建成后,村里有了老年健身队、秧歌队,现在健身的多了,打架斗嘴说闲话的少了,还有村里的路,是张小三带头捐钱和村民一起修好的。”据了解,这是河北省沿海渔村第一个村民休闲娱乐场。
75岁的赵金良因实际出生日期与户口相差8年,一直不能享受“60岁以上老人有低保补助”福利。张小三知道后,主动到村委会查看户口登记底册,同老人同龄人了解情况,还数次跑到黄骅市公安局。“这个孩子心里装着咱老百姓,他给村里办的事,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
对此,张小三却坦然地说:“我是驻村民警,可能遇不上轰轰烈烈的大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老百姓自己的大事。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群众一尺,他们就会还你一丈,把你当亲人,也愿意和你交心,这样的工作才会快乐”!
“神调”张小三的“面子”
在当地,张小三有“神调”的称号。据村民介绍,事故纠纷、邻里矛盾、婆媳不和,很多村委会都解决不了的矛盾,只要张小三一出马就解决了。作为渔村的歧口,男人出海时女人们经常会聚在一起打麻将,还闹出不少纠纷。张小三了主动联系企业,在辖区叫响“放下麻将牌、走上工作台”的口号,先后帮助25名留守妇女找到工作,带动辖区1500名留守妇女就业。
据了解,2003年毕业以来,张小三先后为渔民调解纠纷328次。村民崔树珍与邻居因小矛盾双方大打出手,在张小三的调解下两家握手言和。她坦言,“神调”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小三是实实在在为我们着想,所以都会给他一个“面子”。
2006年,为表彰张小三在群众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绩,他所在的警务室被上级更名为“张小三警务室”,成为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和河北省公安系统第一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边防民警“柔情”的另一面
2008年,张小三在对辖区经营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时,没收了王希芹小卖部非法经营的劣质鞭炮。王希芹随即拿起一包甩炮打在了张小三的脸上,造成耳膜穿孔,鉴定为轻伤。
事情发生后,张小三很委屈,为了别人安全自己却造成轻伤。很多同事劝他按规定刑拘对方,张小三思考再三后却放弃了。“她们赚钱也不容易,而且家里也比较困难,为人民服务就应该自己先退一步,将心比心,算了吧!”2007年,一名不满16岁的男孩偷了一村民750元钱后挥霍一空。得知失主正生病住院急需用钱,张小三自己垫了750元给对方看病,并教育男孩改掉坏习惯。“改过自新的男孩现在有了不错工作,看到孩子母亲笑了,我也觉得挺高兴的。”
从2003年初到歧口的风华正茂到现在已在当地安家,从怀揣斑斓梦想到扎根盐碱滩,张小三8年如一日,把做群众工作当作快乐的事,用默默无闻的奉献实现了一个当代80后青年的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