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宜宾6月5日电(官文武 阳明)“教育是我喜欢的事业,我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这么多年来,我从未想过自己不是正式教师。”执教26年的四川宜宾县安边镇向家坝小学教师杜锡坤如是表述自己的心声。26年,岁月在她姣好的面容上留下了道道皱纹,然而,她却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地工作。
懵懂少女站上讲台
记者近日来到该校采访时,见到了这位精神干练的女教师。“我是中了‘圈套’才当上老师的,不过我一点也不后悔。”杜锡坤告诉记者,她老家在宜宾县普安乡,1985年她高中毕业。村干部说学校缺少老师,动员她去代课。就这样,19岁的杜锡坤在冠英乡北平小学当上了代课教师,开始了教师生涯,当时每月工资只有30多元。
“校长说不用考试,直接来上课就是,后来才知道,他们早就‘盯’上了我。”杜锡坤说,最初她也打算代课一段时间后就离开学校。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却无意间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刚当上了老师那阵,要教几个班级,每天要上很多五节课、六节课,下课还要改作业,很多时候还要在家里加班改。一天下来腿也站不住了,声音也沙哑了,刚开始还很不习惯。”杜锡坤说。
1990年,杜锡坤结婚到安边镇,她又在浮冰田小学任教。2001年9月,调到安边镇瑞莲小学任教,后因向家坝工程建设,该校被拆迁改建改名为向家坝小学。
“要不是杜老师调来我们学校,这坑洼的教室地面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平整硬化!”学生家长官泽琴对记者说。
1993年,杜锡坤担任安边镇浮冰田小学校长,正遇“普六”检查验收,此时的教室地面坑洼不平需要硬化,学生锻炼的沙坑需要河沙。学校没有资金,杜锡坤就组织学校教师到几公里外的金沙江边背河沙。学校到河边山高路远,崎岖陡峭,空手也难走,一个来回需要近3个小时。听说老师到沙附近村民也放下手中的农活,不计报酬加入运沙队伍。经过将近一个寒假的时间艰苦奋战,浮冰田小学教室的地面平整硬化好了。
学生们都叫她“杜妈妈”
“有一次我得了感冒,上课时趴在课桌上就睡着了,杜老师把我背到村卫生站看陈医生那里治疗,还帮我付了10多块钱药费”。
“我们卫生站离学校近,杜老师时不时就要带着她的学生有来看病、买药,或者包扎伤口,还帮他们付钱。”瑞莲村卫生站老医生陈昌禄告诉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张云杰得重感冒那次,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还要出大问题呢。还有个黄烨铚的孩子,他和同学玩架失手,摔得头破血流……
“杜老师像慈祥的妈妈一样,教我学会了梳头、洗衣、做饭……”安边学校七年级学生曹莉萍说。
曹莉萍在几个月大时,母亲就弃她而去,从此渺无音讯。父亲既要服侍年老的奶奶,还要照顾自己。在她几岁还没有上学时,父亲因精神失常失踪至今未归,生死未卜,从此两婆孙相依为命。曹莉萍上学后,杜锡坤主动承担起关心、照顾起小莉萍来。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的有一次,我突然变得不爱说话,性格也倔强、叛逆,不听杜老师的话,还和奶奶顶嘴、反起干,偶尔还与同学发生纠纷,惹得他们很恼火。杜老师不仅不放弃我,还一如既往的给予关爱、调教……”曹莉萍激动地告诉记者,“杜老师特别偏爱我,经常单独辅导我作业,还时不时和我谈心,鼓励我挺起脊梁。”
从事喜欢的事业不在乎身份
杜锡坤有多次进修的机会,可她舍不得学生,哪怕是一个月或者半年。于是杜锡坤不得不放弃深造的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函授,先后在1990年、2005年取得了中师文凭和小教专业的大专学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普六”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荣誉背后,是杜锡坤忘我的付出和刻苦钻研的结晶,这些荣誉证书见证了她26年来走过的风雨路程。
26年来,杜锡坤的代课费从每月30多元提高到650元,她为困难学生垫交学杂费,经常弄得身无分文。
“没有杜老师的帮助,我不可能学习知识,也就不会有今天。”在成都某酒店担任领班的钟洪平告诉记者,我幼儿园第一期、第二期60多元都是杜老师给交的……。
杜锡坤坦言:“尽管我没有更多的钱去帮助学生,但我不忍心看到这些孩子失学。”
“在一些单位,保洁人员的工资都是千多元,但钱毕竟是身外物,只要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又何必在乎正式与否的身份以及钱多钱少呢?”杜锡坤说,为让更多的孩子成才,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她将继续走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