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送粮只因是“红军”
64岁的程桂蓉,年轻时听公婆周氏不止一次地讲过借粮这件事:
那时,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战斗打得非常艰苦,既无粮草,又无援兵,每一次战斗之后,便会有大量的伤员。“婆婆说,估摸着这些人是没粮食吃,饿着肚子怎么打仗呢,老百姓不能见死不救啊,要让他们吃饱肚子啊。”事实上,淳朴的村民们那时并不了解这场战争,到老百姓家中筹粮的解放军战士们只能这样宣传:“我们不是坏人,是共产党,是红军部队。将来我们打赢了,一定把粮食还给你们。”一听说是“红军”,老百姓们这才愿意把粮食借给他们。
事实上,解放军在当地筹粮分为两种形式。前些年,同村的一些村民听说了熊耀明保存的那张借粮证后,也从家中拿出一些解放军在同时期开出的筹粮收条。不过,后经专家考证,这些收条中的粮食,是解放军向当地地主、富农强制征收的,无须偿还;而对贫困农民,则完全采取自愿原则,所筹粮食性质为“借”,且不作数量要求。
熊毓南、熊华先两家凑够的1000斤谷,在当年价值几何?毛家冲村“土改”期间任村党支部书记、现年90岁的曹启志老人介绍:当年粮食奇缺,每石(约100斤)稻谷8块现大洋还买不到,熊家把粮食献出去后,有自家饿死人的危险;另外,当时,解放军在此地是流动作战,尚未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熊家给解放军送粮,随时可能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反攻倒算,面临杀头的风险。“这1000斤谷,在当年意思(意义)很深。”程桂蓉说,“那是老百姓献给共产党的一片心啊。”
三代人接力保管借粮证
这张借粮证,起先是由熊华先负责保管。熊华先回家后,把那张借条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墙壁夹缝中。这一藏,便是四年。
1951年,40岁的熊华先突然罹患重病,去世前,他握着前去看望他的熊毓南的手往墙壁上指。熊毓南明白他的意思,噙着眼泪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会保存好的,你放心吧……”
后来,因生产队搞小湾并大湾,严家田的部分村民要迁入附近的陈家墩,熊华先的老宅属于拆迁对象。熊毓南找到熊华先的儿子熊长久,嘱咐他:“久伢,你家拆房子时要留意下,墙里有你爸保存了多年的宝贝,你一定不能把它弄丢了。”
遵照叔叔的嘱托,熊长久回家后仔细搜寻,果然在墙壁缝中找出了这张借粮证,为了怕今后丢失,他将借粮证送到了叔叔家,从此,借粮证便由熊毓南家保管。此时,熊毓南的孙子熊耀明已17岁,爷孙俩在一起生活,但熊毓南并未告诉后人这件事。
直到1992年,熊毓南弥留之际,他才将孙子熊耀明叫到床头,从枕头里抽出一个红绸布包,一层层打开,给孙子看了这张借粮证,原原本本讲了这张纸背后的故事。
事实上,1953年和1957年,当地政府至少两次发动苏区群众清理相关借据,偿还战争期间人民军队向老百姓暂借的物资,而熊毓南却从未开口,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最困苦时期,也没有拿出这张借粮证向政府讨还粮食。“爹爹说,你要把它当传家宝一样保存好,不是到了万不得已过不下日子的时候,千万不要麻烦政府。”熊耀明回忆。
不愿拿借条“麻烦政府”
而在过去的20年,熊耀明和熊长久家相继遭遇重大变故。1998年,50岁的熊长久突患脑溢血去世,留下程桂蓉拖着4个未成年的孩子。孤儿寡母,生活得非常艰难,孩子们因无钱念书,初中毕业后便都南下打工;熊耀明则患上严重肝炎,妻子也因意外摔伤落下脑震荡后遗症。
凤凰镇民政干部左水田介绍,1999年,武汉市政府才得知这张借条。时任武汉市副市长的胡国璋还亲自接见了熊耀明,并将借条交由该市档案馆专家鉴定,确认了借条的真实性,对熊家表达了政府的衷心感谢。
如今,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熊耀明和程桂蓉家的日子有了好转。不过,与村子里其他人家比起来,他们两家的经济条件仍然相对拮据,包括程桂蓉和熊耀明的老伴,以及两家的成年子女们,都在外打工赚生活。“现在国家政策好,不用交税费,还有农业补贴。至于这1000斤欠粮,祖辈都没向政府要,我们做后人的,也开不了这个口,我还是把它当传家宝保存着。”熊耀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