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中国部分“80后”追赶“毕婚”时尚应对婚恋压力

2011年07月02日 11:3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每年6月底7月初,中国高校迎来高校学生的毕业季。在目前“剩男剩女”大行其道的环境中,“一毕业就结婚”成为一种时尚,流行于“先成家、后立业”“曲线就业”以及“爱情至上”的中国“80后”毕业生适婚人群。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艾依斯商务数据统计咨询有限公司曾专门针对“毕婚族”作过一次调查。数据显示,有23.5%的人是“毕婚族”,或者打算成为“毕婚族”,其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加入“毕婚族”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

  记者采访发现,有关“毕婚”的原因说法主要有三类:大学生倾向于“先成家,后立业”,考虑早点结婚,为以后事业发展提前铺平道路;“曲线就业”,与其自己打拼,不如先找个依靠;部分毕业生认为“毕婚”是对感情的尊重,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感情的升华。

  “对于两个人的感情,最浪漫的事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家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易晓芳说。她和丈夫是初中同学,出于对学生时代感情的珍惜,大学毕业后不到半年就结婚了。

  “毕婚”的成群出现跟父母在背后的助推脱不开联系。马萍是在青海工作的一名“毕婚族”,研究生毕业前就结婚了。她告诉记者,父母的观念里始终认为女孩子找一个可靠的人过一辈子比什么都重要。“结婚时我还没有落实工作,所以双方父母承担了结婚的一切花销”。

  “毕婚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剩男剩女”难以嫁娶的尴尬,但结婚后随之而来的各种窘迫不可小视。

  易晓芳告诉记者,虽然结婚后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但初入社会,陌生的工作和人际关系,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处理,多种不稳定的因素难免会时常忽略自己在小家庭中的角色。

  除了忙碌等外在因素,经济上的窘迫成为婚姻动摇的主因,不乏有人屡屡感叹“贫贱夫妻百事哀”。

  “‘毕婚’的大多数人没有经济基础。我们刚结婚的时候,一到月末,房租、生活费等各种费用就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易晓芳说,结婚的花费可以由父母承担,婚后就不方便再向父母求援,即便家里给予帮助,一份钱两个人花,矛盾在所难免,那段时间的婚姻生活充斥着埋怨和争吵。

  据调查,“毕婚族”需要经历的婚姻磨合期往往更长,“毕婚”后每个人的缺点都从生活琐事中暴露出来,没有经历过足够考验的年轻人之间,极易发生矛盾与冲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毕婚”并非一无是处。“‘毕婚’所带来的压力,如果转化好了,还可能成为事业发展的一种动力。”马萍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毕婚”,社会上的反思和质疑一直不绝于耳。但专家认为,对大学生“毕婚”应宽容对待,理性引导,使其明确事业、爱情、婚姻等彼此之间的独立性。

  宁夏社科院社会学专家陈通明认为,在毕业生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毕婚族”不应偏废社会赋予的义务和责任。大学生刚毕业,结婚需要的房子、家具等一大笔花费多是由双方父母承担,中产或低收入家庭常常为此倾囊而尽,大学生应量力而行,考虑承受能力。

  另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婚姻不是儿戏,毕业生决定结婚之前,应慎重考虑婚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矛盾,毕竟结婚是为了彼此一起生活,相互扶持,长久幸福,这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记者曹健、邹欣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