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下岗工人潜心传统手工艺 造毛猴72行欲捐博物馆

2011年07月04日 10:13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下岗工人潜心传统手工艺造毛猴72行欲捐博物馆
    “毛猴”作品“安塞腰鼓”。为制作出“毛猴”打腰鼓的动感形象,阎民怡对着安塞腰鼓的纪录片看了不下百遍。陈卓 摄
阎民怡展示“毛猴”作品“雪趣”。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穿过(武汉)青山区厂前街铁铺岭社区青砖红瓦的老巷,尽头是一栋上世纪80年代的筒子楼,手艺了得的阎老先生就蜗居在这老楼里,潜心创作着他的“毛猴”七十二行。

  阎老先生全名阎民怡,原本是武汉冶金设备公司一名普通工人,1996年下岗至今。起先他十分热爱制作微型明式家具,他复制的缩微明式家具和传统木工工具早在1999年就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正是这多年的制作积累,让他对微小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得心应手。

  2005年,阎民怡偶然在电视中看到北京正在抢救“毛猴”的制作工艺,唤起了他深藏心底的儿时愿望。

  这“毛猴”是用蝉蜕、辛夷子等中药材制作的手工艺品,形似猴子却又给予拟人化的生活场景,十分可爱,而制作“毛猴”所用的中药材在普通中药店就可买到。凭多年的手工功底,再买回大量的动画书籍和创作素材,对人和动物的神态动作加以研究,阎老先生这一做起来就停不住手。

  六年过去,仅“毛猴”的神态动作原型,阎老先生就画了厚厚一大本,他的“毛猴”七十二行计划也完成了十几个行当。一组木工作坊,拉锯、运斧、推刨、扯墨线、绘图纸……一群小猴儿正忙得不亦乐乎,在微型的小刨子下,甚至可以看到新出的刨花;一组京剧选段“击鼓骂曹”,神态各异的毛猴,拉二胡的、打檀板的、敲堂鼓的、弹月琴的……传统的民乐在十多个拇指大小的小猴手上,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一组武术,刀枪剑戟、斧钺勾叉在猴儿们手中寒光闪闪……有时“毛猴”身上这些小小的配饰制作起来甚至比“毛猴”本身还难做,太精细微小了,一个小小的芦笙甚至要用三天时间制作。

  不少朋友看到他的作品都称阎民怡为“南猴王”,甚至要出数万元一组的高价买他的作品,都被他一一拒绝,而他却“宁愿将这些作品无偿捐赠给博物馆,让这些面临失传的老手艺得以延续”。(记者 陈卓 通讯员 莫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