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冯女士被一名“社区工作人员”通知,到柳州市解放南路一商厦办理老年优待证。冯来到现场,却发现是一个推销保健品的讲座。服用该保健品后,冯出现便血等症状,近一个月仍未完全恢复。
以办证名义
推销保健品
冯女士家住罗池路东一巷。6月13日上午,冯的大女儿在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社区的工作人员”,让冯女士于次日上午到解放南路某商厦办理“老年优待证”。由于对方能准确报出冯的身份信息,冯的大女儿没有怀疑,告知母亲准时前往。
次日上午,冯女士来到该商厦,发现现场摆有黑板、影片放映设施等。随后,工作人员为20多名老人播放了一段养生影片。接着,一名男子走到黑板前,开始介绍一种胶囊型的保健品。随后,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一张表格,让老人们填写购买多少保健品。冯认为,社区推荐的保健品应该不会很贵,“以为每盒只要几百块”,遂要了4盒,并获得了两张名为“中国老年健康福利卡”的卡片。
离开时,一名女工作人员主动为冯女士招来出租车,并送她到家门口。到达目的地时,该工作人员才表示,冯所购买的保健品总价为4760元。
服用后便血
近一月未愈
服用该保健品数日后,冯女士开始感到身体疲乏无力,并有严重的便血症状;停服保健品,并且在床上躺了近一个星期后,身体才有所恢复,但便血症状至今仍未完全消失。她曾试图要求推销保健品的工作人员退货,并退还一半购买保健品的钱款,但被对方拒绝。
冯女士认为,这是社区工作人员设下的“骗局”,否则对方不会知道自己的详细身份信息。她表示,“今天我又听女儿说报纸上登了骗钱的事,我由悲变恨,恨社区,恨社区里工作的人”,“只当自己生了一场大病,买一个大教训”。
谁冒社区名
成了无头案
是否真的是社区进行保健品的推销?冯女士住地所属的东门社区蓝主任表示,社区所举办的都是公益性的免费活动;举办活动时,社区各处的公告栏上都会张贴有相应的通知。这种推销保健品的商业活动,社区绝对不会举办。同时,早在今年5月30日,社区已经暂停为老人办理老年优待证;社区所辖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的地点,已经移至龙城路的城中区老龄委。因此,绝不可能在6月中旬有社区工作人员致电老人通知办证,更不可能将办理老年优待证的地点设在商厦里。
蓝主任表示,社区居民的身份信息是绝对保密的,除非有公检法部门开具的相应证明,否则社区不会向其他个人或单位透露居民的身份信息资料。
那么,是否是推销人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在推销保健品?向冯女士销售保健品的某礼品公司负责人王经理称,他们销售的是正规保健品,在保健品销售过程中,绝不会有工作人员假借“社区工作人员”或办理老年优待证的名义;如果有,“我将负法律责任”。
王经理称,公司确实掌握冯女士的身份信息,这是数年前工作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义务身体检查时,为冯女士登记的。此前,他并不知道冯女士要求退还一半钱款。经协商,该礼品公司将在7月12日退还冯女士一半钱款。(南国今报 黄晓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