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位名叫胡丽天的老妇,在随机抽签的情况下,竟然19次都“中奖”,成为听证代表,七年里一共参加过19次各类听证会。除她之外,另有三名“价格听证专业户”,“出镜”频率也很高,成为成都听证会的“最牛群众演员”。
胡女士在听证中先后支持过涨水价、涨的士价、涨停车费等等,据说她的名言是:“人活着就是占用、消耗资源,所以政府收任何费都有理。”其“觉悟”之高,不说惊天地、泣鬼神,至少也可以开聋聩、起顽愚的了。去年有媒体同时采访过这四人,面对质疑声,其中一人说:“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讨论过自己的观点……我们爱成都,是主人翁精神鼓励我们继续前行。”
以最大的善意揣测,这话确实给出了另一种可能的答案。假如“随机”的“机”没问题,比如报名参加听证会的人数每次都很少或只多出几个人,19次都“中奖”也是可能的,那么,这些“爱成都主义”精神特别强烈的热心市民频频亮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问题在于,为何这些全体市民的“代表”,他们每次的“民意”都会与要求涨价的利益相关方高度一致呢?
所谓“最牛群众演员”,可不是简简单单地扮演某“一个群众”的演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全体群众”的演员。如今公民个体的权利意识早已觉醒,某些垄断利益集团与寻常百姓的利益又明显不平衡、有冲突,作为价格制定者的地方政府,开个听证会,就是为了听取双方不同的意见,谋求一个相对均衡的解决方案。既然如此,作为 “利益相关方”代表的市民,又怎么可以是认为“收任何费都有理”的人呢?
在听证会上,一方“代表”的角色自觉移位, “博弈”也就不存在了,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种可能,这位热心当代表的胡女士,并没收到什么额外的好处,她是一个从骨子里就觉得与“上级”保持一致是自己“使命”的人。若让她在“公家”与“公众”这两个“公”中二选一的话,她会不假思索站在“公家”立场上的。那么,她至少是僭越了公众代表这一身份,而地方政府让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当听证代表,不说屁股没坐正,也至少犯了不可饶恕的失察之过。
有了胡女士上演“无间道”,每次临场都“反戈一击”,“逢听必涨”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比屡见不鲜的“内部人士”冒充民众当代表更可恶的是,哪怕听证会的表演演砸了,真正的专业演员都可脱身离去,只留下“群众演员”让你斥骂几声。相对而言,上个月东莞市的一个听证会,未收到任何市民的报名,至少说明该市没有备用“演员”。(特约评论员 洪信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