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8日,南京遭遇强暴雨袭击,城区的许多主干道变成一片汪洋,交通出现严重堵塞,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近一个月来14个城市遭遇暴雨内涝成“海”。专家指出,被淹的城市,大部分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暴雨袭来,积水严重,交通瘫痪,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基本是暴雨经过的城市最为直接的描述。啥时候我们能远离一场雨之后就看海的美妙体验呢?
无风日子(钱报网网友):要面子,更要里子。现在的城市道路不可谓不漂亮,但是上面的做好了,却忽视了地下的,当前有这么多“城市之海”的出现,究其原因,我还是认为是某些部门脑子里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思想在作祟。
这些年来,各地区大掀城市改造、道路重修的热潮,也可说是“百年一遇”,我们投入了这么大的财力物力,在得到了美丽的市容,宽敞的马路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了一个“大雨成河”、“暴雨成海”的窘境。相信当初的设计不会吝啬,肯定是经过系统的计算,但到了审核、施工时就变了样,地下排水系统,百姓反正看不到,所以建设时能省则省,粗糙一点也无所谓,最终酿成了“美女便秘”的顽症,当然,如果真的被淹了,也可以怪罪“雨太大”。
钱报评论:看海背后,我看到的是民生呼吁与政府决策之间的脱节,看到的是短视、短线、僵化的市政运行模式大行其道,看到的是一座城市内不同阶层生活状态的冷热不均。
xiaozhendeo(钱报网网友):当年南京的市委书记说:“绝不让你们明年再受淹!”时隔三年,遇到暴雨,南京依旧可以看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不少城市‘重地表、轻地下’的做法,折射出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很对,只在受灾后提出一些规划,抚慰一下民心,这些是不够的,看不见的地下发生了什么,也得让老百姓知道。据人民日报披露,2008年—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经常叫嚷着要向国外学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那么,先从下水道做起吧~~
温国鹏(本报特约评论员):城市变“海”暴露的是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巨大问题,可内涝再厉害,受到的损失再严重,有几个官员为自己曾经的决策规划失误买单?无论是“水漫金山”还是“水淹七军”,为这样的悲剧买单的永远是普通民众。水再大也漫不过官员的乌纱帽,在这种情况下,你让官员打起精神看看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不是合格还真需要理由。缺乏长效的问责机制,没办法让官员感受到来自排水系统建设方面的压力,仅凭民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吁甚至是谴责,仅凭城市变海的尴尬现实,就想把官员的注意力引到下水道上,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建立没有时效的问责机制,就得让官员不敢抱着“不管身后事”的侥幸心理去面对城市建设,就得把问责的板子放在官员们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就得能打疼那些失职的官员,否则的话,这笔旧账政府永远还不上,民众能听到的,只会是类似于“绝不会让你们明年再受淹”这样的口头承诺,能看到的,也只会是一张张没有兑换日期的“空头支票”。
付瑞生(本报特约评论员):作家龙应台说,只要一场暴雨,就能看出一个城市的真面目。因为“发展中国家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如今我们的城市已经够大,但城市化基本都秉承“实验心态”。城市扩张一直存在随意性和浪费现象,因此我们看到道路一次次被开肠破肚,但是依然水患不除。规划和建设的随意性,加上重复建设的巨大浪费,构成了这一复杂的城市病。现在治理还来得及,偶尔发一次也能扛得住,再拖下去,“涝病”成了“痨病”,到时候城市天天咳嗽民怨就大了。(主持 董碧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