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北京出招缓解地铁拥挤 高峰线路发车2分钟一趟

2011年07月21日 03:0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5月1日,在地铁西单站,众多乘客正在挤着上车。资料图片/王振 摄

  本报讯 北京将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将80%的轨道交通新线集中在中心城。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昨日表示,北京将着力缓解轨道交通高峰乘车拥挤,中心城新开通骨干线路实现2-2.5分钟发车间隔。

  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北京市轨道交通里程增长迅速,但最需要轨道交通的中心城所占比例不高,线网密度与一些世界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从目前规划情况来看,到2015年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仅为0.63公里/平方公里,仅为东京大都市圈中心区1.12公里/平方公里的一半。而北京市二环内线网密度为0.71公里/平方公里,与东京可比区域2.11公里/平方公里的密度差距更大。

  城建环保委建议,要把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作为当前轨道建设的重点,合理调整中心城线网规划密度,优先投资,优先建设。

  昨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作《关于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北京将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将80%的轨道交通新线集中在中心城。

  此外,对于轨道交通高峰乘车拥挤的情况也要“着力缓解”。刘小明说,要提前做好车辆增购工作,确保中心城新开通骨干线路实现2-2.5分钟发车间隔。在确保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车辆,进一步缩短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机场线等既有线路发车间隔,降低满载率。

  刘小明表示,还将完成1号线114辆电动客车加装空调等更新改造。确保年底前8号线北段、9号线南段、15号线一期东段等三条新线顺利开通试运营,并继续实施既有线路设施改造,建成西直门换乘通道,推进地铁出入口与周边大型公共建筑的“零距离”连接。

  焦点

  1 公交专用道政策或调整

  【治堵报告】 落实路权保障,在具备条件的道路上继续施划公交专用道,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在公交港湾或公交线路集中的站点、路段施划公交专用道,尽快实现中心城公交专用道连续成网,建成以轨道交通和公交专用道为依托的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系统。鼓励单位开行班车,研究调整公交专用道通行政策。

  【人大建议】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该修建和开辟独立的公交专用线。同时,加大公交专用道施划力度并使之连接成网,特别是在拥堵严重的地区应优先考虑开设公交专用道;在不具备施划条件的路段,综合运用智能、人工等各种手段,保障公交先行。

  三环划公交道应慎重

  【专家观点】 王丽梅(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北京这么大的一个城市,中心城公交专用道连续成网应该可行,但要全市性的成网难度很大。

  对于治堵提出的三环路施划公交专用道的问题,难度非常大。现在的三环路已经很拥堵了,施划公交专用道还需要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论证。

  至于公交专用道通行政策如何调整,可能会放开其他车辆走公交专用道,但是效果怎么样还需要评估。北京在城市公共交通治理方面,不断地对政策做各种各样调整的话,也会对整个公共交通秩序产生冲击,应该审慎地选择可行的方式。

  2 文体设施建地下停车场

  【治堵报告】 编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修订停车位配建标准。积极研究利用,利用边角空地等因地制宜建设机械式停车楼(库),进一步推广错时停车,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侧停车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供给格局。年内启动解放军总医院等医院停车楼建设试点,建成2000个以上车位的驻车换乘(P+R)停车场。

  【人大建议】 一是合理调整居住区停车位配建比例。应根据目前机动车发展水平,对停车位特别是居住区基本停车位配建比例进行合理调整,满足基本停车需求。二是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挖掘整合现有地上地下停车资源潜力。三是加快停车设施建设。

  东城胡同试点单停单行

  【记者追访】 为进一步加强胡同、老旧小区的停车规范管理,有效合理利用停车资源,东城区目前推进胡同单停单行试点工作。东城区城管委介绍,试点涉及北新桥、景山、建国门等13个街道办事处。除了单行单停,部分胡同还将建立体停车库。

  此外,早在去年年底,东城区市政市容委就表示,将与辖区内学校合作,建地下停车场,解决胡同周边停车难。一六五中学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学校。昨天,记者从东城区教委了解到,目前一六五中学的地下停车场项目尚未进入运作程序。为避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将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