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北岳恒山因长期无序采石严重“破相”

2011年08月13日 13:2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岳恒山“破相”了!记者近日在山西省浑源县采访发现,由于长期无序、缺乏监管开采矿石,位于该县的北岳恒山风景区附近山体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山体、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风景区四周群山中,有多处被大面积“开膛破肚”,形成令人触目惊心的“白色疮疤”。

  北岳景区被“矿区”包围

  恒山,号称108峰,东西绵延150公里,横跨山西、河北两省,巍峨耸峙,气势雄伟,人称北岳。恒山主峰位于山西浑源县,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拥有天下奇观悬空寺等众多景观。

  近日,记者跟随山西省环保厅组织的“山西省污染减排新闻采访团”走进浑源发现,与其他许多著名景区下大力气整治景区及周边环境不同的是,恒山风景区已经被“矿区”包围,其千疮百孔的周边环境与北岳的地位极不相称。

  记者从浑源县城往南乘车十余分钟,便进入恒山风景区,穿过风景区不远处,道路两旁停放着挖掘机、翻斗车等各类重型机械车辆设备,道路两侧包括已经断流的河道上,随处可见煤灰、煤渣、废石等垃圾,用“脏、乱、差”来形容毫不为过。与其他全国知名景区严禁大型载货车辆进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路上,不时可以看见载着巨石、煤炭的大车飞驰而过,带起阵阵呛人的粉尘。

  车再前行半个多小时,记者来到青磁窑乡正沟村的山西鑫岳石材开发有限公司采石场。此处及相邻的山体上,大面积的山林植被因开山取石被损毁,取而代之的只有大大小小的石块,随地倾倒的废弃石料,与植被完好、风景宜人的周边山体,形成了令人痛心的对比。

  环绕着恒山风景区的山体中,类似的“白色疮疤”不在少数。在恒山风景区边缘,记者看到正在开发的3个露天煤矿,给恒山拉开了新的“刀口”。剥离的土石破坏了山体,堆积的土方覆盖了植被,在原生态的绿色山间堆起了土山,形成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掠夺性开采破坏生态

  恒山“破相”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恒山不仅风光出众,还蕴藏有丰富的煤、花岗石等资源。尤其是“山西黑”花岗石这类高档石材,价格最高时每平方米可卖到五六千元。石材开采企业开采加工后,将花岗石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地,用以制作墓碑。

  浑源县花岗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峰说,1994年,鑫岳石材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浑源引进的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开始了“山西黑”的开采,之后,石材开采企业一度发展到23家,因多年开采,其中12家企业已无资源可采,目前剩余11家企业中,还有包括鑫岳石材在内的3家企业仍在正常生产。

  山西省环保厅认为,恒山“山西黑”花岗石的开采是一种粗放的、无序的、掠夺性的开采方式,表现在石材开采时没有规划,导致开采随心所欲,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和政府在生态恢复方面没有计划,十余年来,只有不断开采,不见生态恢复。特别是大量废弃荒料的乱堆乱放,更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据了解,小于0.1平方米的小块荒料一般视为废石处理,而据测算,单是正沟矿区年产废弃荒料就达2万余立方米。

  生态保护应树立“大景区”理念

  浑源县县长康晓剑、副县长郭普跃等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浑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受强烈的发展欲望驱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留下了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历史问题,新一届县政府将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对矿区加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恢复生态,加强环境保护,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康晓剑说:“我们应该意识到,恒山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恒山景区,浑源县将于近期拿出一整套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积极恢复恒山生态。”

  山西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李景平说,恒山“破相”,有恒山矿石开采缺乏科学开发规划、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生态社会学思维,认为只要开发项目不在划定的恒山景区“红线”内就可以开发建设。殊不知,从社会意义上讲,“恒山区域”与“恒山景区”是一个生态系统,区域的生态破坏,就是景区的生态破坏。

  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谭克俭认为,“恒山破相事件”值得人们反思,在当前发展大潮中,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中西部许多地区发展欲望强烈,且面临着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很容易盲目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事实上,无论是算环境账,还是算经济账,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的开发建设项目,都得不偿失。(记者 叶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