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现身
是曾有那么一个女孩
但她没对我说过那些话,我也没有刻意等她
成都晚报记者昨日在医院病床上看到了这位老人,他骨瘦如柴,长发和长胡须没了,笑起来只剩下门牙,说话时有明显的江浙口音。
“你们说四川话我都听得懂。”老人说,6岁以前他在宁波的乡里长大,之后才搬到上海念书,来到成都多年虽乡音难改,但和大家交流完全没有障碍。
当记者问起现在网络上关于他的爱情故事时,他笑了笑说,是有那么一个动心的女孩,但故事情节不是网上传的那样。
“她是我的远房亲戚,叫蔡体行,比我大一岁。”老人说,10岁的时候他举家迁移到上海南市区,周末就到住在虹口的蔡体行家去玩耍。“我们感情很好,年纪也相仿,可能就有点那个……”他一脸羞涩地说,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六年,两家的大人都挺看好,他对蔡体行也有了想法,“当时我想如果能在一起就挺不错。”
“1950年的时候我才17岁,为了响应抗美援朝征兵的号召,就从了军。”老人说,后来他被分配到四川,蔡家的大人觉得太远,便没同意这门亲事,重新给蔡体行说了个朋友。
“在离开前,我们俩吃了顿饭,也没有多说什么。”老人说,对方并没有说叫他等、会给他写信之类。此后他定居在成都,偶尔回上海,得知蔡体行早已结婚,虽曾多次路过她家,也没勇气进去看看。“我不想破坏她的婚姻生活。”杨老说,自己单身多年后,在1980年左右结过婚,但很快就分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结了婚,还要给我介绍女朋友。”杨老说,但女方一直不愿承认他们的婚姻。
成都晚报记者第二次去找老人时,对于网络上疯传的爱情故事,他强调称“没有等信,网上的说法是他们的猜想”,还称他退休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义务送信上,有时别人会给他一些水果和糖,这让他感到了“集体的温暖”。
故事探源
原帖作者
你的故事从哪里来?
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觉到老人的说辞有前后矛盾之处,但他对多位记者都否认其人生有网友们传的那么凄美。网络上流传的消息,源头在哪里?
记者检索发现,网帖的原始出处为四川大学校刊《常识》中一篇名为《川大的送信老人——杨忠渭》的文章,作者为张观妙。不过豆瓣网上的“常识报刊亭”稿子中,并没有涉及老人的爱情故事。只是在跟帖中,网友“welkinchan”问道:“为什么突然少了一段?”并以原文作者自居,加上了老人的爱情故事。目前,记者还无法查证网友“welkinchan”是否和张观妙为同一人。
川大收发室的陈科长对成都晚报记者聊起这位奇怪的老人时说,老人很热心,外语也不错,但生活却很潦倒,发了霉的蛋糕、坏了的苹果都要吃。同时陈科长提到,这是个孤寡老人,有退休金,但大部分都被他几个所谓的干儿子、干女儿骗起走了。他同时称,老人并不是教授,只是普通工作人员。
成都晚报记者 刘沁 锁千程 张欧 摄影 王红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