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到“随时随地”的沟通平台,微博正在冲击着原有的社会舆论格局,改变着传统的人际关系形态,同样也在影响着党政机关与社会的沟通模式。
如果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为网络时代,那么,当前这个因为微博等新兴媒体而“人人都有麦克风”的阶段,可以叫做“微时代”。
“微时代”,在无数人的指尖跳动中悄然到来。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通达民情有了新通道,推进公共治理有了新平台,也伴生了许多问题与质疑。
如何面对“微时代”?党政机关与社会需要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其中,适应新的形势,提升党政机关及干部的领导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版推出系列报道,力求为应对时代课题、厘清问题本质提供一点建议和参考。
在公众的印象中,党政机关的话语体系往往是严肃、刻板、乏味的,虽说意思表达严谨,但很难给人以亲近之感。可近段时间以来,逢人便叫“亲”的“淘宝体”,还有“凡客体”、“微博体”公文不时出现,包括大学的录取短信、政府机关的招聘广告、公路安全的宣传语,甚至是通缉令,都用上了“网络体”。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淘宝体”告示有失科学严谨
【链接】“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被网友认为是外交部官方微博的“外交小灵通”,今年8月1日发布的一则“淘宝体”招聘启事,引来众多网友关注。据了解,这条微博3个小时里被转发了4800多次。
对于“淘宝体”、“凡客体”在官方语言中的渐渐流行,舆论褒贬不一。在很多人眼中,通过这种清新的文风,亲民的语言,能促进改变作风、提升领导力;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哗众取宠。有网友质疑,该严肃的时候不严肃,是否合适?
“这些新型文体更多地迎合了年轻人的认知习惯,对于年长者或不太了解网络的人而言,不免看得一头雾水。作为政府而言,应该尽量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不能人为设置技术门槛和语义混淆剥夺其他人获取信息的权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表示质疑。
在乔新生看来,政府部门过多使用网络文体不太合适。公文可以关注网络化表达方式,但是必须遵守相应规范。“网络语言的变种很多,变化很快,但生命力往往不强,试想,许多年后大家回头看看现在的‘淘宝体’、‘凡客体’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认知歧义,这有损政府公文的科学严谨。”
在舆论压力下,此前发布过“最萌(可爱)淘宝体”通缉令的上海徐汇警方已经把那则通缉令删除,并且作出说明:“偶尔一萌为的是向大家展现不一样的一面……咱们在工作上绝不含糊!”
“微博公文”还需准确贴近
【链接】打开“海宁司法”官方微博,最新的一条11号“微博公文”发布于8月26日,是关于检查整理司法所网站的通知。
今年4月,浙江海宁在全市司法系统内推行“微博公文”,开全国之先河。但是,普通网友对其“微博公文”关注度并不高。每条公文的转发、评论数都在几十条左右。在评论中,大多数是各镇司法所对公文做出的回应。
眼下,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把以往只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工作通知和文件发布到微博上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近期更新的微博中,就有今年上半年公安系统领导干部竞争选拔情况、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部署等内容。
“微博公文”创新了沟通渠道,加强了政府部门与网民的互动,让政务更加公开透明,就这点而言,“微博公文”让人眼前一亮。但公文往往基于所发布的内容与性质有长有短,且在表述上必须讲究严格的规范,为了避免歧义,需要把各方面情况都阐述清楚,除了个别简单的通知外,大多数公文用140字很难表述清楚。
谈起设立“微博公文”的初衷,海宁市司法局局长金中一坦言:“微博语言要求简明扼要,你想说官话、套话都没这个空间。”但他也承认,“微博公文”大多是偏工作性、事务性的,普通网友的确不太关心,今后也要在贴近性、服务性上下功夫。
对于海宁司法局之前要求只通过微博而不通过其他途径发布的公文,自9月5日起也将在其系统各官方网站同步发布。金中一表示,政府信息公开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争取让更多人看到“微博公文”。
“由于字数、形式的限制,想让微博公文彻底代替官方正式文件并不可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说,在现实中,各种政府公文、材料里往往充斥着大量官话、套话,这种文风不改,尝试“微博公文”免不了成为某些领导个人意志的短期体现。“既然政府部门能够在微博上写就公文,为什么不能在现实中也实现开短会、说短话的要求呢?”
清新文风促干部作风转变
【链接】印有“亲,注意避让行人哦!”“亲,慢车道安全哦!”“亲,注意谦让哦!”等标语的交通宣传提示牌,日前被放置在郑州市内主要路口,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和驾驶者的关注。
“淘宝体”、“凡客体”流行的背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官员话语体系上日渐口语化、个性化的趋势,很多官员以自己的语言风格赢得关注和好评。
破除“官本位意识”,避免居高临下,从群众视角出发,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情感取向,就这方面来说,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微博公文”和官员个性化语言的不断涌现,可以说是权力回归服务本位的体现。
“微博时代的到来,的确给政府的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各种推动文风清新化的尝试,最终都将集中到干部作风的变化上。”单学刚说,就是要让网络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让政府机关不仅发老百姓看得懂、读得通的文,说老百姓听得明白、乐于接受的话,更要做老百姓期盼的事。
对此,乔新生指出,“淘宝体”、“凡客体”都是形式,更重要的还是其后的实际内容。如果官员只注重亲切的形式,对问题不了解、对民情不体察,即使穿上“淘宝体”的外套,最终也是“两张皮”。
“不要只是在语言上搞创意,如果只是把在网上‘互动’当作亲民,而很少真正亲身走到基层、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语言秀’一点也不可取。”乔新生说。(梁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