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这些天,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的学生公寓里,经常出现几个奇怪的大学生,每到周末中午都会背着一个空空的大麻袋,里面装满了从各宿舍收集来的废旧纸张、过期书籍和喝过饮料用剩的瓶子。昨日,记者调查发现,活跃的这批“麻袋哥”共有10人,全部来自扬州大学,挨个宿舍收废品。到9月10日他们收的废品已卖掉600多元,其中500元已被寄给了西藏拉萨的一名学童。
10个男生周末挨个宿舍收废品
说起收废品这事儿,扬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的班长陈晟讲了一大堆。去年刚进扬大时,他和同学们就听说,尽管国家对西藏的教育很照顾,但藏区一些儿童上学比较困难,有的时常面临辍学的威胁,那时就想为这些孩子做点儿什么。
“巧的是,今年扬州大学团委的居老师到藏区挂职,借这个机会,我就发动全班同学行动起来,在居老师的介绍下,联系援助拉萨市城关区小学的一名贫困儿童。”这个想法得到全班同学和学院团委杨晶老师的支持。
8月25日新学期开学,陈晟就和同学们开始了“拾荒生涯”,背着麻袋进宿舍“拾荒”,但起初还有点不好意思,是硬着头皮向其他院系的同学开口的,“后面就顺当了,心理上也没啥障碍了。”那段时间,陆续有新生报到,垃圾较多,他们几乎每天都进一次宿舍;9月后改为每周末一次,涉及范围以扬州大学东4栋学生公寓为中心,遍及整个文汇路校区。当然,女生宿舍也不放过,这由该班部分女生负责。
据了解,陈晟所在的班级有21名同学,每人都参加了援藏行动,其中10名男生都做了“麻袋哥”。 因为自己第一次收废品时陈晟用的是从家乡盐城带来的粗布麻袋,所以很多同学戏称他为“麻袋班长”,所在的班级也被称为“麻袋班”。后来全班都加入这一行动,麻袋不够用了,有时就用尼龙袋替代。“麻袋哥”们把废品收回来当天,陈晟就会把这些东西卖到废品收购站。到9月10日,他们已在校区完成五次大范围的收集,现在募集到善款600余元。
陈晟说,他们打算每月至少给援助的藏区学童200元,一年资助2000元,如果资金不够就从班费和奖学金里拿出一部分,第一批善款500元已寄往拉萨市城关区小学的居老师那儿,由居老师转交给受助的学童。
11名女生轮流充当“知心姐姐”
就在“麻袋哥”们穿梭于每栋学生公寓的时候,班级另外11名女生也没闲着,她们除了客串帮着“麻袋哥”们进女生宿舍收集废品外,还组建了一个“精神基金会”,为藏区的贫困孩子提供精神援助。
记者了解到,这个“精神基金会”的原则是班级每个人都参与,每个同学都要定期以写信、发邮件、通电话等形式,与受助的孩子交流学习和生活状况,现在已经成立“知心姐姐电话组”、“邮件书信组”和“藏区城关小学动态组”,同时关注同一个藏区孩子,提供精神服务,每学期的相互沟通联系最低不会低于五次。
该班团支书王银银是此次援助藏童行动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她告诉记者,“知心姐姐组”主要任务是给藏族贫困学童带来精神的激励,以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知心姐姐组”每个月从班里选出两名女生与藏族学童交流,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惑,送上温馨的祝福和热切的鼓励。
王银银说,目前主要通过居老师和拉萨城关区小学联系,精神基金也在试行阶段,10月初正式投入工作,到时每周都会有专门的“知心姐姐”与小朋友沟通交流。
爱心传递让“格桑花儿连年开”
中秋节到来之前,班级女生们为援助的藏区学童准备了月饼,在前些日子已经与第一批捐款一起寄往拉萨,估计这一两天内藏区小朋友就会收到礼物。“买月饼的钱除了'麻袋哥'们的努力外,学院团委杨老师也捐助了200元。”
9月8日晚,陈晟和全班同学与学院学生会举行了一场中秋慈善义演活动,宣传他们的援助藏区贫困学童的计划,到场大学生自愿捐助,当晚募集到300多元。这些天,王银银和全班女生也在忙着折纸鹤,准备在国庆节前寄给藏区的困难学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陈晟说,现在对西藏困难学童的援助才刚刚开始,以后的爱心路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即使我们毕业了,也会一直关心这个班级援藏慈善基金,而且肯定会有其他同学接手,继续做下去。”连日来,扬州大学很多学院准备和藏区学校开展“1+1”共建活动(即一个团支部结对资助一名藏区困难学生),“相信我们的力量一定会越来越壮大,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美丽的格桑花永远开不败。”(通讯员 庄国昌 刘欢 记者 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