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厘米的伤口已经全部愈合,昨天拆线,蹒跚走路
小伊伊昨天迈出人生新一步 进入全面康复阶段
专家表示:恢复“正常步态”不乐观
“伊伊,走过去,奶奶陪着你,不用怕。”昨天上午,在历经80多天的精心救治后,年仅2岁多的“7·23动车事故”中最后一位获救者小伊伊终于可以站立行走,开始她人生新的一步。
小伊伊的叔叔项余遇告诉记者,8月22日,伊伊从温州转入上海新华医院治疗。医院迅速成立了由小儿骨科、整形外科、康复科和儿童神经与心理等诸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终于可以走路了,比我们想象的恢复得要快”。
昨天,小伊伊左下肢最后一个缝线被拆除,标志着伤口全部愈合,从此全面转入康复治疗阶段。
小伊伊走路时,还要用护具
“如果不是伊伊前段时间感冒发烧,本来早就可以拆线了。”项余遇表示,前天医生会诊,觉得伊伊情况稳定,所以决定昨天拆线。
为了迎接这一天,大人们特地为小伊伊穿上了梅红色的衣裤。
上午8点,医生小心翼翼地揭开了小伊伊左下肢包裹在外的支具,用镊子逐一挑出黑色丝线的“线头”。小腿内侧的疤痕长约15厘米,疤痕已经完全闭合。
拆完线后,小伊伊也很开心。按照事先的计划,医生重新在伊伊腿部“绑”上了用于支撑保护的护具。小伊伊搭着护士长的肩膀,慢慢地双脚落地站了起来。双脚下地之后,在奶奶和叔叔的鼓励下,伊伊开始走路。
“左一脚右一脚,走得有点蹒跚,但确确实实走出了新的一步。”现场采访的一位记者说。
上海住院50天,清创9次
“伊伊腿部深层的感染已经彻底清除,她的腿不需要截肢了。”8月22日,小伊伊从温州转入上海新华医院后,小儿骨科主任赵黎教授、康复科主任杜青教授以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多个学科组成的医疗团队,为伊伊治疗。
小伊伊入院后,医疗团队对她的伤情进行评估,并邀请国外和市内专家多次会诊。在关闭创面、保留肢体的同时尽量减少肢体的残疾程度,制订了极为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全身抗感染、神经营养支持、心理治疗和清创、植皮、创面持续负压引流等治疗手段。
在上海新华医院的50余天里,医务人员为小伊伊9次清创。医院组织国际、国内和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22次。
恢复正常步态,不乐观
小伊伊接下来的治疗接力棒将交到康复医生手中。
康复医学科主任杜青说:“其实伊伊的康复治疗一直在进行中,伤口好得越快,介入康复的措施也就越多。伊伊目前伤口已经愈合,但严重的肌肉、神经损伤,导致她左下肢肌肉萎缩、皮肤感觉缺失、左踝关节功能障碍,这将严重影响她左足的负重行走功能。 ”
近期检查表明,小伊伊左下肢腓神经的运动传导还没有恢复迹象,所以她要恢复正常步态,前景不容乐观。为此,院方给小伊伊制订了全面的评估、康复计划,包括运动、感觉的再教育训练,保持良好的关节活动,提高肌力及感觉功能,最大程度恢复神经功能,恢复小伊伊的患肢功能。
项余遇说,对于康复专家的说法,家里人心里早有数,所以现在小伊伊能走出第一步,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安慰。(苗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