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收入41元
中午12时10分,在近4个小时走走停停的挪动后,男子在长治路的一个十字路口边停了下来。此时正值附近的小学放学,路上随处可见接送孩子的家长。
“他这几天,一到这个点就到这来了。可比我们挣得轻松了。”在路边商场负责看车收费的刘师傅告诉记者,从月初起,这名瘫痪的滑板乞丐就总在这片转悠。特别是学生放学的这个点,他基本上就会在学生家长必经的路口出现。谈及原因,最近天天看该男子乞讨的刘师傅毫不避讳,他说,这个时间段路口都是学生和接孩子的老人。“他们心最善,自然也就最好骗。”
为了印证刘师傅的话,记者躲在远处测算男子在此“黄金时段”的收入。从12点15分至12点45分,共有21名市民为男子献爱心,少则1元,多则5元。其中,绝大多数为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
“爸爸,你给我一块钱吧,我要捐给那个不能走的大爷。”除了家长主动捐,记者看到,不少小学生在路过男子时,也都拉着家长要求捐款。半小时内,男子共收入41元,其中有10名捐款者为“红领巾”。在此过程中,大约每十分钟,因为铁盒很快便被放满钱,男子总得不停用手压钱,好使得钱显得没那么多。
刘师傅介绍,他原本也挺同情这男的,见那男的没上衣,还专门送过衣服。可没想到,对方压根不领情。“他们就是靠这形象‘吃饭’,你给他们衣服吃的都不要,就要钱。”得知该乞丐只是断臂而并非瘫痪的消息,刘师傅愤愤不平,“他们残疾的不是身体,是心。”
职业乞讨难以救助
采访中,一位老者看了记者拍摄的男子“变瘫”的视频,久久说不出话来。“以前的乞讨者都是因为家里很穷很可怜,实在走投无路了,才会出来讨口饭吃。但现在真是变了啊?!”老者说,以前基本是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陷入绝境、不能自食其力的人才有可能沦为这个地步。那时“要饭的”是真要饭,从没有要钱的。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要饭的”不要饭光要钱。一位接孩子的家长说,她逛街的时候经常能在街头见到这名断臂的乞讨者,手里有零钱的时候,她都会给个一块两块的。
太原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太原市经常专门组织专人对街头乞讨进行管理,可是对这些职业乞讨者却没有办法。一方面,按照相关规定,政府只能劝乞讨者到救助站,不能强行施助。另一方面,一般的职业乞讨者都会拒绝救助,甚至和工作人员玩起了“躲猫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救助和监管造成许多困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