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阅读功利化凸显 六成人感觉值得买新书越来越少

2011年10月25日 08: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1.9%的人感觉值得买的新书越来越少 阅读功利化让虚张声势的书火起来

  目前,无论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卖得最好的书通常是有关人际关系、养生、成功、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而文学、哲学等培育心灵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天际网,对172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平时主要阅读的三类书籍分别是:专业书籍(46.6%)、生活养生书籍(42.1%)、社会现实书籍(41.2%)

  其他类书籍按获选率多少依次为:成功励志(39.9%)、文学哲学(39.7%)、家庭教育(29.5%)、职场社交(26.2%)、童话漫画(10.7%)、婚恋指导(7.7%)。受访者中,男性占67.0%,女性占33.0%;80后占47.4%,70后占33.8%。

  山东省潍坊市潍北学校李洪嵩老师表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电视以及各种娱乐方式不断发展,大大占用了人们的闲暇时间,人们的读书时间越来越少。

  本次调查发现,最近一个月内,40.0%的人读了1~2本书,31.0%的人读了不到1本书,14.2%的人读了3~5本书,7.1%的人读了5本以上的书,另有7.7%的人1本书也没读。

  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55.5%的人选择上网阅读,30.5%的人使用手机阅读,24.2%的人通过借书阅读,11.1%的人通过别人送书阅读,5.1%的人租书阅读。通过网络买书阅读的比例(46.7%)已经超过从书店买书的比例(34.3%)。

  上海的刘先生喜欢哲学类书籍,但他感觉这类书比较少并且质量良莠不齐。他还发现“虚张声势”的书越来越受欢迎,“比如投资理财、养生育儿、成功学三大类书籍不论在网店还是实体书店都是最火的。但是这些书真的有用吗?看了‘成功学’,就一定能成功吗?”

  人们怎么看实用书籍火爆的现象?调查中,72.7%的人认为“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化阅读明显”;56.7%的人认为人们偏重书籍的实用性;54.2%的人认为社会发展快,对个人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28.7%的人认为人们无暇阅读陶冶情操的书。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指出,目前人们读书也有了一种“效益期待”。很多人爱读实用技术类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虑、着急的心态,他们觉得文学、历史、哲学等跟思想修养有关的东西不管用。“实际上,阅读折射出人生态度和趣味的问题。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在读经典著作?”

  调查显示,受访者读书的最主要目的是出于“兴趣爱好”(64.0%),其次是“学习知识”(62.1%)。接下来还有:扩展视野(51.1%);休闲娱乐(49.2%);获得成功经验(28.8%);寻求答案或方法,解决问题(27.7%);打发时间(23.0%);没什么目的,个人习惯(6.3%)。

  刘先生表示,当前新书质量越来越差,一些书籍不是故作“深奥”,就是毛毛糙糙,“有时我查资料基本上看个书籍目录就可以了,其内容千篇一律,正应了那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

  李洪嵩也发现,现在的书籍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需要读者有“火眼金睛”来选择,“像很多外文翻译书籍装帧精美,但一看内容就能发现是拼凑的”。

  调查显示,总体而言,56.7%的人觉得当前新书的质量“一般”,23.6%的人觉得质量比较高,19.7%的人觉得质量较差。

  北京市教师张同冰感慨,新书质量越来越差的一个原因是,优秀的作者随波逐流了,向功利化的社会“投降”了。“大时代应该出大作品才对,可是现在有几部能流传后世的作品?这是时代的悲哀!”

  调查中,61.9%的人觉得当前值得购买的新书越来越少了,26.3%的人觉得跟以前一样,11.8%的人觉得越来越多。(记者 韩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