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0月25日电 (张道正)一个取暖做饭共用的火炉,一张简易的床上是破旧的被褥,旁边还堆砌着杂物。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村这个不足10平米的民房里,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王瑞新带着口罩坐在床边,他刚刚输过血。
王瑞新患病已有5年之久,如今家里已为其倾其所有,欠下外债40余万元。为减少开支,又方便就医,2010年6月,王瑞新一家从外地来到兰州,租住到了这个偏僻的村落。
母亲陈菊梅告诉记者,孩子本来应该住院的,但住院费一天就要一两千元,没有钱只能在偏远的农村租房子,房费一个月200多元,加上吃饭一个月要1000元钱,吃中西药一个月要2000多元。
王瑞新的家在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福星镇,2006年8月16日,9岁的他突然鼻子出血腿软,被家人送至乡卫生院,但未查出病因;2007年病情偶发,2009年的一天,上小学五年级的王瑞新在课堂上晕倒,随后,家人带他到定西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竟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当时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主治大夫说,王瑞新的骨髓需要移植,亲人的匹配度更高,16岁的二姐王乐二话没说“换我的!”。
2010年10月,经配型合格,王乐给弟弟捐献了骨髓,医院对姐弟俩实施了半相合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手术。
王瑞新的医治费用很高,为此,大姐王娟主动退学,17岁时就离家远赴兰州打工赚钱,为弟弟治病。“在餐馆端盘子、洗碗这些都干过,一个月800元,管吃管住。”王娟告诉记者。
王瑞新的第一次手术共花了近40万元医疗费,却以失败告终。“现在家里已经欠下了40余万元外债没有还清,现在还要30多万元做手术……”陈菊梅一面翻着记账本,一面对记者说。
王瑞新的家庭很不富裕,父亲王军种地为生,母亲则在家操持家务,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家里有20亩洋芋。“一斤才2毛钱,还要自己拉车去送。家里种了20多亩,才能卖3000多元钱,连肥料钱都不够。有些人都不收了,放地里不挖。”陈菊梅抹着泪。
“我爸回家收洋芋了,虽然不值钱,但可以带回兰州炒菜吃,顺便从村里赊一点中药,大医院的药太贵了,买不起。”大姐王娟说。
看着满面病容的弟弟,王娟掉下眼泪:“弟弟靠中药维持快两年了,一周要复查一次,复查一次要100多元钱。今年三四月份医生说做手术,但家里没钱,有钱了还要给弟弟做一次手术。”
陈菊梅说,如果再做一次骨髓移植手术和中西药的费用,王瑞新还需留院至少一月,保守计算要30多万元的医治费用。医院方面已经把床费、医生诊疗费、护士护理费全部免除,但仍然杯水车薪。虽然有新农村合作医疗,药费可以报销,但在兰州只能报销30℅。
王娟现在一家服装厂做舞台服装。“一个月1500元左右,但不管吃。”她说,卖地卖房也要给弟弟治病,在给弟弟治病的药上一分钱也不能省。
王乐则在陇西县福星镇种和中学读初二,因做骨髓移植手术耽误了一学期课程。“我不后悔,只要弟弟病能好,我愿意再给弟弟捐骨髓”王乐哽咽道。
王娟说,“弟弟很多次让我带他去上学,现在读书对我们简直是个奢望,还好,妹妹王乐又重新从初中读书了,那是全家人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