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天下无贼”,熟人社区的信任建构

2011年11月07日 08:41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这几天,郑州市纬五路62号院热闹起来了,不时有陌生人来巷口打听一位卖馒头的老大娘。人们争相传议,年过七旬的她卖馒头不用守摊,回家吃饭休息只需把摊子一撂,顾客拿了馒头自然留钱。

  在道德滑坡、信任缺失、社会冷漠的当下,“天下无贼”似乎已经渐行渐远,成为虚幻的海市蜃楼。然而,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大娘、几个古道热肠的邻居、一群克己复礼的顾客,却共同谱写了一曲“互信互助”的动人乐章,将“天下无贼”的梦想场景,呈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社会信任,既不是无根之木,也不是无源之水;“天下无贼”能够成为现实,是因为它植根于一个熟人社区之中。用一位邻居的话说,“一袋馒头值不了多少钱,乡里乡亲的没人占这个便宜”;质朴的语言,却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在熟人社会,社会信任从来都不缺乏。

  在农村,有着熟人社会的天然舞台。在血缘、地缘关系的维护下,社会互动从来都不匮乏。不论是在房前屋后,还是在田间地头,抑或在村口的老树下,人们谈天说地、说媒拉纤,一次又一次的互动在不经意之间就得以完成。而每一次良性的社会互动,都会增加彼此之间的社会信任。

  而在城市,随着传统单位制的解体以及商品房的兴起,许多人在同一个社区生活,却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又没有血缘的维系,一个社区就嬗变为一个小型的“陌生人社会”。一扇扇紧闭的大门,在无形之中拉开了居民之间的距离。彼此之间素不相识,即使认识了,也仅仅是个“脸熟”。一旦在社区里“狭路相逢”,要么一脸茫然地擦肩而过,要么客套地嘘寒问暖之后便匆匆离开。邻里之间互动的匮乏,一方面让社区“静悄悄”,另一方面也让“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成为一种常态,习惯性的封闭和保护性的排斥就成为一种策略,社会信任也就变得愈发稀薄。

  然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例外情形总是不断上演。同样在城市,这位老大娘却用一个摊位、五年的坚持、不计其数的馒头,在“陌生人社会”里开辟了一个“熟人社区”。在这儿,既有买卖双方肝胆相照的信任,又有邻里间互济互助的温暖。

  因为清新与稀缺,秉承“天下无贼”信念的老大娘“蹿”红了;她以及她身后的邻居、顾客,都是彻头彻尾的“草根”,却以身体力行的互动和参与,建构出了一个标杆式的“熟人社区”。但愿,熟人社区越来越多,社会信任也越来越厚重。(杨朝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阚枫】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