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等待,坚强老伴强忍泪水
就在救援人员和老杨在河中央打捞时,一名老人静静地站在河边,目不转睛地望着河中央,她就是刘井春的老伴马秀莲。
马秀莲今年63岁,与刘井春同岁,两人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老头子有糖尿病,常在这里锻炼身体,控制血糖。”
老刘身体不好,马秀莲和儿女们都不愿意让他干活受累。“他当过5年兵,1970年退伍后在供销社工作,退休后也闲不住,就在河边一块空地上种了些棉花……”马秀莲手上拎着一个布袋,里面的棉花是老刘救人前摘的。
“孙子刚上幼儿园,下午我到市里接孙子去了,不然老头子也不会出事……”马秀莲的身体也不好,这个坚强的老人眼圈泛红,但一直没有流眼泪。
遗体出水,围观市民赞声一片
天色逐渐变暗,桥上桥下百余名群众都紧张地注视着河面,河中央传来的划水声特别清晰。
17时30分许,刘井春的遗体终于被打捞上来。顿时,河边老刘的亲属哭成一片,杨正清也是老泪纵横。17时40分,随着刘井春的遗体被车接走,围观的市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这么冷的天,老刘身体又不好,敢下河救人,说明他是多么伟大。”一个小伙子赞叹道,并承认“换了我是不敢,要向老人学习”。
“撑船的老头也不容易,都快70岁的人了……”一名中年妇女说,老刘舍己为人,老杨见死必救,“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救援中,参战民警、消防战士、冬泳协会会员也对两位老人见义勇为的行为表示赞叹,感动中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轮流下水打捞。
“真是再造之恩啊,跳河的女子要好好地活着。”围观市民纷纷叹道,“不能辜负了老人”。
据了解,跳河女子姓唐,35岁,被送到医院后很快脱离危险。据警方介绍,该女子早有自杀倾向,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编后
“大雪”节气已过,气温低下,一名女子投河轻生,两位老人接力施救,投河女子获救了,一名老人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目击者就一个人吗?不是。围观者都是老人吗?也不是。为什么事发时施救的是两位老人?目击者和围观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一个小伙子说,“换了我是不敢,要向老人学习”。一名中年妇女说,老刘舍己为人,老杨见死必救,“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两位老者:一个是63岁的退休老人,患糖尿病,长期靠锻炼维持健康;一个是69岁的渔民,靠捕鱼与老伴维持生计。危急关头,为什么他们能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伸出援手?答案只能是他们心中有一个“义”字。
《论语》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种传统美德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老人身上。
义和勇无关年龄,无关健康,无关贫富,它们更应该走进年轻人的心里,并扎下根来。(新安晚报 任磊、韩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