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王飞黄,参加过远征军,曾是中校营长
“他叫王飞黄;他参加过远征军,曾是中校营长,带领尖刀连杀敌无数;他参加了河口战役、贵柳会战、雪峰山会战、湘西会战等,左臂受伤;他住的地方,蚊帐看不清颜色;他告诉儿子,要爱国。”
“老兵回家”活动发起人孙春龙的这条微博,如今已被转发近七千次。
年逾九十的王飞黄,是“行人王真”一行探望的老兵之一。1937年,王飞黄于老家湖南邵阳入伍。1940年入黄埔昆明分校17期,1941年毕业分入60军184师驻防云南边境,参加河口防御,后调入200师(非新22师),1942年入缅参战,任尖兵队长。撤回国内后编入100军63师187团,官至中校营长。1944年参加桂柳会战,1945年参加湘西大会战。
在“行人王真”一行之后,前去看望王飞黄的网友“生活在别处1988”,则记述了这样一幕:“王飞黄神智已经不太清晰。他比较凌乱地讲述了自己在远征军入缅第一战失利后的情景:撤退到山里后,空投的食品因山坡陡峭山林茂密无法获得,只能用钢盔煮树皮草根充饥,夜晚生火后很多鸟会飞过来聚集,士兵们用长树枝挥舞,可以击落一些鸟来吃。”
和老人的记忆一样杂乱的,还有生活。
“推开老人的家门,眼前的场景令我们愕然,房里破落杂乱。老人躺在一张凌乱的木床上,床上罩的蚊帐已经看不出本色。见有人来看望他,老人从床上坐了起来,一边用一根红布条绑紧身上已油渍斑斑的棉袄。老郭上前问候了老人,向他表示感谢,送上红包。老人含混不清地直谢:干部好、干部好。我大声对老人喊,我们是深圳来的普通市民,我们来感谢您的,感谢你为我们打日本鬼子。老人很激动,浑浊的眼睛看着我们,颤动着头说感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飞黄离开邵阳,流落资兴。由于没有户口,一直艰难度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当地黄埔同学会同学的多方努力下老人终于有了户口,得以享受低保。
讲述这些的时候,老人的孙子一直站在一旁掉眼泪。他和他的父亲就住在爷爷家附近,但父亲因为罹患脑瘤,欠下了九万元债务,一直无法照顾老人。
妈妈,你当时做过什么?
2010年9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向全国12.3万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每人3000元。
据《南方周末》报道,湖南省资兴市的24名抗日老兵在今年春天拿到了这笔补助金,其中包括10名国民党老兵。王飞黄在列。
“其他的补助我不要,但是这笔钱我要!”资兴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何前贡说,他特别看重这张3000元的存折。“它是国家对你的认可和尊重。”
何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入伍后被编入74师。该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
然而,能被历史记录的幸运儿仍是少数。大多数老兵,只能寂寞的等待着老去,死亡,而后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的河会将他们冲刷,如同他们从未来到过这个世界上。
“当你回到家,告诉他们,我放弃了我所有的明天成全了他们的今天。”在太平洋战争中牺牲的一名美国士兵的墓碑上铭刻着这样的文字。
“他们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就为抵抗无缘无故的侵略而牺牲了生命。他们甚至还没有经历过人生的里程碑,比如结婚、生子……安享晚年。”2011年9月,在腾冲被收复67周年的纪念日上,19位中国远征军将士的遗骸,魂归祖国,安葬于腾冲国殇墓园。
专程赶来参加仪式的史迪威将军的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说,在一切战争中,普通军人往往是付出最多而得到最少的人,我们欠他们的债永远无法真正偿还。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所能做的就是永远记住他们,记住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且让历史记住他们为什么放弃自己的明天。
对于“行人王真”一行,有人在微博上评论“积德行善”。她回复道,这只是一次救赎之旅。“我怕有一天,我的孩子在知道这段历史的时候问:妈妈,你知道这些老兵吗?那你做过什么吗?我怕那时候我会无言以对。”(记者 陈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