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庖田村,全村73户村民轮班照顾村上一偏瘫五保户十年的事情,被附近的村民津津乐道。12月19日,记者在庖田村采访时,看到轮班去送饭的村民,端着饭菜、拎着一块写满名字的木板朝老人家走去。一路上,村民们一边打招呼,一边瞅瞅篮里的饭菜。
五保老人偏瘫
村民定下照顾方案
这名偏瘫的老人叫姚祖纯,今年71岁。从小失去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日子一直过得很苦。庖田村庖田组的组长杨志权回忆说:“2001年11月底,姚祖纯有几天没出门。隔壁邻居到他家里一看,发现他倒在地上呻吟。村民找来医生给他看病打针,但效果并不明显,从此他就偏瘫在床了。”
五保老人一瘫痪,吃喝拉撒谁来管,这可愁坏了村干部们。虽说老人邻村有远房表亲,但平时来往不多,如今更是没法指望。村干部召集村民代表们紧急开会讨论。“想来想去只能村里人轮着照顾,每家每户每天轮流给他送三餐饭,党员和村干部们则要多做一些,帮他理发、刮胡子、洗澡。”
杨志权告诉记者,开会讨论出这套方案,大部分村民是支持的,但也有小部分村民心里有些“埋怨”——“他自家的远亲都不管,却要我们来给他送饭送菜,哪家没有自己的事啊?”
虽说有的村民有怨言,但少数要服从多数。从2001年12月开始,庖田村73户村民每天一家轮流给姚祖纯送三餐饭。
从纸板到木板
轮班牌作用大
记者在庖田村采访当天,正好是杨志权家送饭的日子。下午2时许,杨志权在自家厨房给姚祖纯准备吃晌午的饭菜。酸炒五花肉、黄焖鱼、青菜,还有一大碗白米饭、一大瓶可乐,他将饭菜放在一个塑料篮子,走到门口又折回来,“木板忘拿了,这个可不能忘,这是轮班牌,要给大伙都看到才行”。
杨志权前往村尾姚祖纯家的路上,不时有村民跟他打招呼:“今天轮到你送啊,今天有鱼有肉还有可乐……”
杨志权告诉记者,村民们看到有人拎着木牌提着饭菜就知道是给姚祖纯送饭的。送完晚饭,就将牌子送到下一户人家,依次传递下去。
这块几十厘米长的木板上,密密麻麻写着73户户主的名字及顺序编号,一根麻绳穿在上面以便拎在手腕上。杨志权说:“这个木牌作用挺大的,不但能让村民们看到谁家在送饭,而且,如果老人哪天身体不舒服,或者被耽搁没有吃上饭,都能从牌子上找到那天轮班的人。”
据村民们说,最初的轮班牌是用纸板做的,但每天这样轮换着拿来拿去,很快就烂了。之后换成胶合板,用过一阵也坏了,最终才换成现在的木板,“而且为防止上面写的名字被磨掉,还用透明胶贴了一层,再用个几十年肯定没问题”。
邻居竖耳朵监督
村民较劲比饭菜
记者跟着杨志权来到姚祖纯家,老人躺在床上,一只小猫陪伴着他。虽然无法言语,看见杨志权来送饭,老人微笑着点点头。杨志权扶他坐起来:“今天喝点饮料,味道不错的。”
送完饭出来,紧挨着姚祖纯房间的一户邻居在自家窗户边伸头出来看了一下,跟杨志权打了个招呼就关上窗户了。“这是我们的老村干,跟姚祖纯是邻居,老人家很热心,每到饭点听见隔壁有动静都会开窗看一下,看看是谁家送饭,有没有按时来送,送的饭菜好不好。”
一位村民们开玩笑对记者说:“这个老村干就像在隔壁站岗一样,邻屋有什么动静他都会去看看。记得早年有一天姚祖纯敲木板发出声响,老村干过去一看,知道是老人饿了,马上就去查该哪家送的饭。”
庖田村一位村民说,虽说刚开始轮班时,有些村民有些不情愿,但大家都这么做,自然而然也要跟着做了。“刚开始有过随便拿些素菜送去应付的人,可是后来发现别家送的是荤菜,自己送去的菜太寒酸,路上被村民看到,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这些年来,姚祖纯的饭碗里没有哪餐少过荤腥,有的送饭人家甚至宁可自己不吃肉也会给老人家送些肉去。逢年过节或哪家哪户摆酒,都不忘给他送上一碗好菜。
“老姚的身体比之前好蛮多了,刚开始完全不能动,现在能坐起来,有人扶还可以出来透透气了。他也没怎么吃药打针,能恢复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村上一位姓石的妇女感慨地说,看着姚祖纯身体好转,大家都觉得欣慰,“十年都坚持下来了,下一个十年,再下一个十年也没问题的,有我们吃的就会有他一口吃的。” (南国早报 唐晓燕 韦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