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通讯: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之家”

2011年12月24日 0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贵阳12月24日电 题: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之家”

  中新社记者 张伟

  “能多看见几次爸爸和妈妈!”这是15岁的石容艳新年最大的愿望。

  石容艳是贵州省贵阳市马铃布依族苗族乡“留守儿童之家”的一名初中生。她已经忘记了从什么时候起,父母只有过年才会出现。但她的父母其实就在50多公里外的贵阳打工,平时很少回家只是为了省钱。

  像石荣艳一样的留守儿童,在当地有100多名。该乡地处贵阳市郊区与贵州省黔南自治州惠水县毗邻,距贵阳市约有50多公里。被大山环绕的马铃乡,似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外出的父母一年回来一次,有的甚至几年都不曾回过家。”民警黄宁说,“长期亲情的缺失让孩子得不到监护和抚慰照顾,控制能力差的容易发展成行为失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009年,4名未成年的当地孩子因拦路抢劫被警方抓获,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当时问他们原因,4个孩子轻描淡写地说‘找点零花钱’。”黄宁说。

  通过民警们的自筹资金,2009年贵州省第一家“留守儿童之家”在山腰上三间租来的民房中诞生了。

  “刚开始很艰苦,只能解决部分孩子中午吃饭的问题,连一间像样的宿舍都没有。”马铃乡派出所所长吴海楠回忆说,“由于条件艰苦,有些孩子宁愿走10多公里回家住。在冬季,一些孩子嫌路程远都不愿意来上学,辍学率一路攀升。”

  2010年9月,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帮助下,“留守儿童之家”搬进了校园,配备了食堂和宿舍,让留守儿童变成了住校生。住宿生活教师王国树说:“一般晚上安排辅导课,平时和孩子们多以交流为主。”

  12岁的杨荣家住毗邻长顺县的平山村,活泼开朗的她告诉记者,以前她到学校上课,因为路途遥远,单程就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即使凌晨5点起床,也经常迟到,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进入“留守儿童之家”后,每天就有更多的时间做作业和复习功课,成绩很快上升。

  “最好的,是有空时,可以到图书室看很多书!”杨荣笑着说。

  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有400多万人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的儿童和老人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留守儿童之家”的校长卢文贵说,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人们的关注和关爱,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奉上自己的一片爱心。(完)

分享按钮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