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言人”窍门——拍照为证、村务公开
多年“发言人”当下来,杭锦渐渐养成了上哪儿都要“拍照为证”的习惯。村西粮库附近有人乱倒垃圾,经路过“驴友”拍照上网后,村里落实专人负责治理,清扫干净后小杭定期拍照上传回复网友;村幼儿园门前道路多年失修,经网友反映,小杭分别拍了“改造前”和“改造后”两组图片上传,以示重视。
“网上都讲究‘有图有真相’,发言人也得跟上网友的节奏。”杭锦给2010年新来的大学生村官、薛何村党总支副书记徐友成传授经验。
一次,网友发帖质疑薛何村某工业项目落户事宜,矛头直指较为敏感的“国家基本农田制度”,“村里批给某工厂的二三十亩地,占用了基本农田,镇政府、国土局一定没有正式批文。”
村官小徐直呼“冤枉”,“这块地不是基本农田,征用没有问题。镇政府和国土局的批文我都见过,根本不是网友说的那样。”
小徐“初来乍到”,只是以“发言人”的身份在网上澄清了一下这件事儿,并未上传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当时压根儿就没想到要上传批文图片,后来跟杭锦请教,他教我的。”
尽管杭锦经验丰富,但有时也免不了被自己崇尚的信息公开给“困住”。
比如村里的“为民办实事”工程,过去的做法是,仅在村部张贴全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告,临到年末,万一个别内容没能兑现,村里给老百姓打个招呼也就敷衍过去了;而现在,杭锦把全年拟为村民办的实事悉数公布到网络上,同时公布各项目负责人电话。
问题随之而来。有个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过年回家时,发现自家门前还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上网发帖,配图一张,“今年的‘为民办实事’工程不是有一项‘全村铺设水泥硬质道路’吗?都要过年了,看看我家门前的路,为啥还是泥泞不堪?”
这可难住了村里,“水泥路”工程经费尚未全额拨付,一些路段只修缮了部分,眼下临近年关,财政所也在忙着结账,上哪儿弄钱去?
为了解决“网络质疑”这一“燃眉之急”,杭锦和村干部们不得不豁出去拉拢村里的企业家,“请他们吃顿饭、陪个笑脸,让他们出钱修路,再以企业名字命名新修的路。”
村干部们商量好,等“水泥路”余款到了,这笔钱将被用来补贴明年的“路灯亮化”工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