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揭秘翡翠“赌石”:一刀切下去有悲有喜(图)
2011年下半年,翡翠的价格较上半年有超过30%的涨幅,上演了“疯狂的石头”,令人关注。翡翠的买卖和收藏活动中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话题,那就是“赌石”。说起赌石,内行人往往欲言又止,外行人则对那些因赌石而一夜暴富的故事津津乐道。如今,越来越多的收藏人士涉足这一领域,希望自己的眼力能带来幸运。也有一些抱着投资目的的人士希望以低价格“赌”来身价不菲的高档翡翠。记者走访多位参与过赌石的人士,看看赌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中有什么玄机。
藏友赌石 有人欢乐有人失落
对于从来没有见过一块翡翠是如何由“普通石头”变成“疯狂石头”的人来说,能亲眼一睹切割翡翠原石的过程,是非常兴奋的。听说南宁几位翡翠藏家要赌石,并且现场开石,记者多番联系,终于可以前去一探究竟。
在一台翡翠切割机前,南宁的潘先生手握一块外表看起来黑不溜秋、和普通鹅卵石相差无几的石头在等候机器预热。潘先生说,他这块翡翠原石是从南宁一家珠宝公司购得的,而他本人有4年的翡翠收藏经验,参加赌石则是第一次。潘先生的心情显得有些紧张,在旁观看的几位人士则是兴奋而期待。切割机准备好之后,工人把潘先生的石头放入机器内,盖上外罩、启动机器,只听见一阵刺耳的摩擦声传来,机器外罩内油水飞溅(切割机用的是机油),石头与切割刀接触的部位不时擦出火星,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切割机停止工作,这时石头的另一半也掉落下来。在场的人都不说话,工人将潘先生的石头取出,用水洗了洗,打开手电筒一照,突然间大家都呼喊起来:“哇!是紫罗兰(一种紫色的翡翠)的!发达了!”得到这样的结果,潘先生也很是高兴。
轮到温先生开石的时候,他胸有成足地说:“我这块肯定是有料的,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我选手动切石机来开石。”温先生风趣的话语让现场气氛由之前的雀跃变得轻松起来。工人用双手紧紧握住翡翠原石,切割刀片与石头的接触点由于不像机器中有机油的润滑,频频冒出火星,让大家不时发出惊叫。手动切石,使大家对石头切割的进度看得更清楚。经过十多分钟紧张的等待之后,温先生的翡翠原石切好了,遗憾的是,他所说的“有料”,结果是“一点料都没有”,是一块废石。对于这样的结果,温先生也没有特别的气馁,他说:“这块石头是我用200多元的价格买来的,赌石就是这样,我当成是锻炼眼力的机会。”
当天,现场切割了几块翡翠原石,结果也并不太理想,有一块色泽一般,夹杂着一些墨绿色,那位藏家打算将其雕刻成一件手把件。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宁不少翡翠收藏人士喜欢买些翡翠原石来玩“赌石”的游戏,甚至一些对翡翠知之甚少的人士也以投资的心态,想着以小博大,用少量的本钱来“赌”一把。
探究渊源 实为翡翠原石交易
现如今人们所见的各色翡翠艺术品,都是已经加工好的成品。实际上,翡翠原石的最初面貌,更像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因为其外表往往包裹着一层自然形成的皮壳。人们在交易翡翠原石的时候,对于那些尚未切开一探究竟的原石,就只能靠猜了,这就是赌石。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赌石故事是和氏璧。”南宁资深玉器鉴赏专家金健说,卞和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请玉工剖开玉璞,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并将其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
金健介绍说,在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这就是现今中缅边境赌石交易的历史渊源。
“简单地说,赌石就是一种古老的翡翠原石交易方式。”金健说,之所以要赌石,主要是原石的特性所决定。目前用来加工做首饰、艺术品的翡翠主要产自缅甸北部亲敦江支流乌龙河流域,在那片翡翠矿场范围内有几百个新老矿场(坑)。翡翠产出的环境不同,如同我国的和田玉一样也分为山料和仔料,前者是未受风化破碎而与原岩长在一体无包皮内外相同。后者是经受风化破裂,经水土或河流冲刷转移形成外壳包皮,其外壳特征与产地地质、土壤、水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有黄沙皮、黄红沙皮、红蜡皮、黑蜡皮、白黄蜡皮等等。对于这些不能一见观其内的原石,珠宝商人只能根据皮壳特征、纹理走向及在石头上开一个小口子(俗称“门子”)来判断其内部翠料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