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渐成压力 旧风俗或成陋俗
什么是陋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不好的风俗”。那么压岁钱是“不好的风俗”吗?一直以来不是,但是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是。
为何这么说?这是因为如今的压岁钱,对很多人来说,不是什么给晚辈的“压岁”,而是给长辈的一种“压力”,很多地方一二百块钱早已拿不出手。有人给这现象起了洋名,叫“压力山大”。
春节过后,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关于压岁钱的消息。《济南日报》报道,济南今年“起步价”已涨到四五百,对很多已为人父母的“70后”“80后”来说,有些扛不住。一位李先生说,“年底我一共发了7000多元奖金,光压岁钱最少要6000元……去年给表哥家孩子300元红包,之后发现别人最少都给了500元,弄得我可不好意思了,所以今年给了800元。”而《北京晨报》报道,节日7天,一些商场最热卖的是20克金条,很多大爷大妈们来购买,“不少人是给晚辈当压岁钱”。
当一种风俗,从美好的祝福变成一种不得不背起的负担,变成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变成一种不得不进行的攀比时,就有演变为“不好的风俗”的趋势,那就成了陋俗。而往往,我们在有些媒体上又能读到很多“令人欣喜”的报道: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开始学会正确面对压岁钱、越来越多的长辈不再给压岁钱而是送书给孩子(甚至有的只送祝福的话给晚辈)…… 当这两方面的报道摆在一起时,我们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方。但谁都知道,如果在今天你给晚辈送出的只有“压岁话”而没有“压岁钱”,会有什么后果。(东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