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男孩与奶奶相依为命 随其卖凳子捡垃圾(图)(2)
有一种心酸叫“同甘共苦”
下午2点多,刘姨新要带着小召均去吃饭了,这也是他们一天中的第一顿饭。
祖孙俩手拉着手,一路朝南走去,走到路口的时候,他们拐进了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
服装批发市场的二楼,是一个由多家小商户组成的快餐厅。刚进门,刘姨新就找了一处空位置坐了下来。
刘姨新先仔细看了看坐在附近吃饭的每一位顾客,在确定了周围没有关注目光的时候,她从桌面上匆匆拎起一个装有剩饭的塑料袋,站起身来,朝小召均坐的方向走去。
“来,快吃吧,拉面,还热着呢,我再去其他桌子上瞅瞅。”把手上的饭放在小召均面前,刘姨新转身离开,开始顺着一张张餐桌旁的小道,仔细地搜寻起来。
小召均吃饭的速度很快,不到5分钟就把奶奶掂过来的饭吃得干干净净。刚吃完饭,他就站起身朝两名年轻女孩吃饭的餐桌前走去。
“阿姨,您喝完饮料后,瓶子留给我吧?”小召均微微弯腰,脸上带着微笑。
“嗯,好的,好的。”听到爽快地回答,小召均稍稍退后了两步,然后靠在墙边,开始静静地等待。
下午3点,在另外一张餐桌上吃完饭的刘姨新拎着两个装满剩饭的塑料袋走了过来,这两个袋子里的剩饭,是她又在餐厅转了好几圈,才找到的。
“晚上忙完回到马寨,把饭热热,晚饭就有了。”提起和孙子居住的地方,刘姨新格外地高兴,她把一个塑料袋交到小召均手上后,开始伸出手指,心里默默计算起来。
“到今天,我们在租的房子里已经住了15天了。”弯腰看了看小召均的脸,刘姨新欣慰地笑了一下,“不管怎么样,也算有个家了,对吧,均均?”
“嗯!”小召均很用力地点了一下头。
刘姨新说,过春节的时候,她看到小召均脸上冻烂了很多地方,就跑到马寨找了间月租只有80元的小屋子。而之前的每天晚上,她都是一直带着孙子住在广场附近或街头上。
半个月来,每天忙到晚上9点多的祖孙俩,都是靠步行2个多小时走回家的。“远是远了点,不过也便宜。再说了,我们俩还可以边走路边捡些饮料瓶啊。”
有一种梦想叫
“我想上学”
小召均的老家在开封兰考的毛古村。跟奶奶来郑州前,小召均一直在兰考毛古村小学上学。
“他爸爸患了精神上的病症,常年不进家,妻子也离婚走了。家里条件一直都很艰难。”兰考毛古村的曹支书对小召均的家庭条件比较了解,他曾多次劝说小召均家人到村里申请低保。“但奶奶带着孙子常年都在外面,很少回来。唉,他家还欠别人几万块钱的账呢。”
“上到二年级,家里实在没钱了,就不上了。”想起以前上学的日子,小召均低下了头流着泪,许久都没再说话。
“你喜欢上学吗?”
直到听见这个问题,小召均才慢慢抬起头,很坚决地说:“喜欢!”
小召均说,离开学校前的一件事,他至今都清晰地记得:最后一次考试,小召均的语文考了80分,成绩不算很好。分数出来那天,语文老师专门找他谈了一次话,鼓励他加油努力,争取新学期能考更高一点的分数……(记者 常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