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涟源“萝卜招聘”谜局调查 应聘者身份有疑(2)
![下一页 查看下一页](http://i8.chinanews.com/16/right1.gif)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记者调查】地方政府称招考“没有违规” 调查发现应聘者身份确有疑问
针对网帖曝光的情况,“中国网事”记者赴涟源市进行了核实。
涟源市是湖南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煤炭和农业长期以来是当地的两大经济支柱。一条预期将在今年年底通车的高速公路和正处高峰期的产业转移浪潮两大机遇,给当地发展经济带来了新的路径。2011年下半年,县里决定把县城东郊的石马山镇管辖的7个村,划归经济开发区管辖。受到广泛关注的此次人才选拔考试,由此拉开序幕。
涟源市委组织部多位干部证实,石马山镇长期面临乡镇干部较多、人员闲置问题。而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待遇被普遍预期高于乡镇。2011年10月,市里同意从石马山镇现有工作人员中选拔15人调往经济开发区。
“其实就算直接调动,从组织和人事管理制度看,也并不违规。”涟源市委组织部长朱桂良对此很确定。但希望去经济开发区的人太多,到底选谁不好定标准。涟源市市委市政府最终确定通过公开招考,并采取笔试、测评、公开演讲、公示、考察五个环节从石马山镇在岗在编的公职人员中,公开选拔15人。
石马山镇400余名在岗人员中,有111人报名参加了笔试。笔试、面试环节至今还没有引起明显质疑。而在考试程序中设置的测评环节是举报者反映最激烈的问题。
记者核实,按照这次考试的规则设定,除笔试、面试外,还有一个占20%的测评环节。石马山镇政府38名相关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了测评小组,对每个参考人员进行测评打分。
记者联系上网名为“我不是萝卜2012”举报者李轩(化名)。他是这次招考的参考者。李轩接受采访时提出,测评环节有领导干部打招呼,一些有背景的人通过不正常的手段得了高分。李轩说,网帖中备注的内容是他自己根据考试过程中听到的一些议论,以及自己多年在当地工作了解到的一些社会关系添注的。
记者随后在采访有关方面时发现,虽然举报人在参考人员与地方官员的具体亲属关系确认上有出入,但这些参考人员确与涟源市的官员有着牵连。
涟源市委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帖反映问题后,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和市人事局近几天来还对最终入选的15名考生社会关系进行了初步排查,这15人均不是涟源市现任的30余名市级领导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
但是,这里显然存在一个偷换概念的问题:这15人虽然不是“30余名市级领导”的亲属,但不少确实与涟源市其他级别的领导有各种亲属关系;虽然不是“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但也并没有排除有人与“市级领导”有着别的亲属关系。
比如,备注栏中2名入选者被分别“标注”为“副市长弟弟”以及“副市长侄女”,还有1名被“标注”为“政协主席表弟”,虽然涟源市参与调查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副市长弟弟”的“标注”内容不实,这位副市长与参考者无直接亲属关系,但他并没有说明这名人员与该副市长到底是什么亲属关系、也没有直接否认一点亲属关系没有;而“副市长侄女”那一位则被这名工作人员以“测评环节得分排名在15名以外”给予搪塞、也没有正面肯定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同样,对于“政协主席表弟”的入选者,他也只是表示“其笔试、面试成绩均居前列,测评成绩实际对其是否入选影响不大”,也并没有直接否认“政协主席表弟”的亲属关系。
而对于备注栏中直接列出的2个参选者分别是“管理区书记夫人”和“低保局长丈夫”,涟源市有关部门只是宣称:管理区为乡镇下设的直接负责管理村务的机构,管理区书记和低保局长在当地都是属于级别很低(正股级)的基层干部,也没有正面澄清参选者与这些官员亲属关系不存在。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http://i3.chinanews.com/2012/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