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华西都市报:高晓松体,生于实感死于戏仿

2012年03月29日 10:39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3月27日,音乐人高晓松在微博发文力挺退出微博的舒淇。其中“我们这个行业,卖身卖艺卖青春,用欢笑泪水,献爱与自由。从未巧取豪夺,鱼肉乡里,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字里行间道尽光鲜背后的辛酸,引得众多网友纷纷效仿,疯狂撰写自己行业版本的辛酸史,有网编版、教师版、企划版……统称“高晓松体”。

  喧嚣时代,各有其哀。“诉苦”俨然是一种必须,只是在等某个节点或机会。当情感的泛滥,遇上文字的贫瘠,仿效与从众,变得容易、多发且势大。“高晓松体”背后,固然存有一代人的实情实感,却在另一方面昭示,我们已经无心、无力,进行一次个性化的“诉怨”。集体的辛酸叙事,在莫名的兴奋、一丝的狂热之外,真实感、渲染力反倒存疑。

  懦弱者,唯有在“人云亦云”中,才有勇气发出自己的声音;技拙者,只能藉“逐流随波”潮,方有机会舒展不多的才情。但殊不知,当人们高举“高晓松体”言事,所谓“自己的声音”,多半荡着他人的音色。所谓“个体的才情”,也难免有山寨、翻抄的影子。这是无比热闹的年月,却非真正精彩的光景——戏谑与仿效,从不是真正的流行文化,也从不是真诚的情绪表达!“高晓松体”只属于高晓松,其后的种种衍生品浮躁而颤弱。

  梳理现世的信息格局,稀缺与过剩是并存的两极:独特的、个性的东西太少,雷同的、重复的元素奇多。高晓松力挺舒淇的一段独白,文采斐然、情真意切、措辞至妙,也难怪网友争相转引。然而,“学之者生,似之者亡”,几无创见的“搬移”、“填空”,只会推着一段“妙言”速朽。凡此先例甚多,从“淘宝体”到“凡客体”,从“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到“普文二的对号潮”——一切网络经典,生于实感、毁于泛滥……

  漫天遍地的“高晓松体”,休言其后反衬了各行人的辛酸、显映了不同人的困厄。喧哗网文,认真者输!终究,“戏仿”是最易成势的话语策略,却也因其“讨巧”而命线尤短。以“转述”为内核、插科打诨式的“言说”,虽有群情激昂之面庞,却天然带着封闭心灵、拒喜拒悲之倾向。网友很“认真地诉苦”,以一种玩笑的口吻、造噱头的方式,又怎能不令人怀疑其心其行?

  高晓松体,与其他网络语体无异,无非是新人类心灵自闭、语言退化的明证。所谓“流行”,另一面就是个体性的消弭;而今天越发便捷的网络,居然隔三差五地衍生着“流行”,其频度之高、速度之快,又在说明着什么呢?依旧回到“学之者生,似之者亡”的命题,“仿效”尚难言“学”,“戏谑”恶犹超“似”——语言之困,早已过了由生而亡的阶段了!(然玉)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