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三地"60后"共叙记忆变迁 "对照"半世纪变化

2012年04月23日 0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重庆4月22日电 (韩璐)22日晚,出生于自台湾的作家杨照、香港的文化评论学者马家辉和大陆的专栏作家胡洪侠,一起现身重庆为其新书《对照记@1963》宣传。三位生于1963年的作家以“命题作文”的方式用30个共同的日常词汇作为话题,分享各自的私人记忆,通过文字的相互对照折射出近半个世纪以来两岸三地的沧桑变化。

  同为1963年出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却大为不同的3人,选择用“同题分写”的形式来表现近50年里30个共同的日常词汇。以差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写出这些公共话题的私人记忆。在谈及对书名《对照记@1963》时,胡洪侠称名字是从张爱玲《对照记》而来,“我们都爱张爱玲,我们也都出生于1963年,所以书名叫做《对照记@1963》”。

  “后来我们决定合写这本书,从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生命所经历过的种种喜悦或不堪,那既是个人回忆,亦是集体历史,写起来和读起来,皆具趣味。”马家辉说,从这本书里,他也明显感觉到了两岸三地生活和文化的不同。“我写的东西很多时候被看作是很生活化的,因为香港没有太多的条款和规矩,什么事都可以写成文章。”马家辉打趣说,他的文章常会被来自台湾的杨照评价为“俗气”。

  “很长一段时间在台湾看香港的专栏,觉得‘哇,这个也可以写啊’。在台湾的作家看来,香港的东西有时候会缺乏一种公共性,台湾的作家会认为,写文章要有一定的公共性。但是遇到大陆的读者,就会觉得我们所写的还是很小的一部分,没有那种大、宏观的东西。”在杨照看来,台湾的作家在写作时会考虑到事情能否与读者联系在一起的公共性,而作为习惯用身边故事去感染读者台湾作家,杨照坦言有些不适应于大陆作家写作的“宏观性”。

  “作为大陆作家,我唯一想说的是,接触他们之后,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台湾和香港。”胡洪侠笑言,既然是“对照”,那就要写出差异。“我们所处的三个华人社会,其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状况、文化面貌差异都很大。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们三个之间的差异大得简直无法下笔。”但正是如此,才有了精彩的“对照记”。

  “因为这本书筹划的时间很短,所以难免会有缺陷,好在‘对照记’我们计划写三本,第一本暴露出的缺陷还可以由第二本、第三本弥补。”胡洪侠向记者透露,未来3人将继续他们的“对照”之旅,将更多的故事呈献给两岸三地的读者。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