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倾其所有养“流浪儿” 亲生儿女无房无嫁妆

2012年05月08日 09:34 来源:宁夏日报 参与互动(0)
老人倾其所有养“流浪儿”亲生儿女无房无嫁妆
→乐观的于长波老人与龙龙相依为命。

  编者按:近日,宁夏日报走基层报道组深入石嘴山市惠农区社区采访时,发现了这样一些城市贫困人群:命运给了他们不同的人生故事,无论是怎样的悲欢离合,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用无私的给予、相濡以沫书写的人间大爱。从今日起,宁夏日报将在走基层栏目里陆续刊发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这些普通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滋养的同时,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温暖和爱在塞上山川传递。

  摆放着破几旧衣的贫寒小屋里,竟放着一张多功能按摩床,这是5月7日在石嘴山市惠农区72岁的退休工人于长波家里,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情景。3年前老伴累垮身子被大女儿接走后,拉扯捡来的9岁孩子龙龙的担子就落在了他身上。做饭、洗衣、辅导作业,老人还给患轻度小脑萎缩的龙龙推拿按摩。30多年来,于长波和妻子先后收养了5个走失、被弃婴童,使走失的骨肉团聚,健康的养大后送给了好人家,患病的龙龙则在老人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

  于长波1959年从河南逃荒到宁夏,当了原石嘴山市公路段养路工,与老乡高金涛结婚生下两儿三女。当时家中上有老母,下有两弟,十几口人仅靠于长波每月42元工资糊口。1981年春天,一个4岁女孩在荒郊啼哭,被于长波领回家。他走到哪儿打问到哪儿,半年后帮其找到了亲生父母。之后捡回家的“老二”也在于长波的寻觅下回到亲生父母身边。1994年,一对躲避计划生育的夫妻生下女婴后拒绝喂奶,于长波夫妇又把奄奄一息的“老三”抱回家。两口子“菩萨心”的消息不胫而走,家中又增添了被特意扔在于长波回家必经之路上的“老四”和被遗弃在坟地的“老五”龙龙。

  为了孩子们,仅有900元退休金的于长波夫妇俩吃白饭就咸菜,穿亲戚的旧衣,既开荒种地,又摆摊卖水果。高金涛十指变形仍在农场打工,舍不得花钱上医院,久拖而致半身不遂。从牙缝里抠出来的血汗钱花给谁,令夫妇俩时常得在“亲生骨肉”与“苦命孩子”间取舍。于家小女上初中时,买不起1角8分钱的公交车票。5个亲生孩子结婚,女儿没有嫁妆,儿子仅有区区千元。而龙龙2岁发病时就被老两口背着四处求医,入幼儿园,上小学。去年,于长波又咬牙买回一张4200元的二手按摩床。小儿媳生下孩子本想请公婆带,自己好出去打工补贴家用,谁料“老四”被捡回来,不慎又被烫伤。老两口买奶粉,上医院,根本顾不上亲孙子。仅给“老四”和龙龙治病,就把起早贪黑卖水果的5万多元花了个精光。

  “自己的亲骨肉咋能不疼哩?一切都很紧巴,你说给谁哩,不给谁?亲儿女亲孙子好歹有爹妈,几个可怜娃见过父母啥样?”问起对家人有无愧疚,一直乐呵呵的于长波沉默半晌,含泪解释。

  于长波的孩子对父母个个孝顺,送出去的“老三”“老四”时常由养父母带着看望老人。儿孙绕膝,欢声萦梁,是于长波夫妇最开心的时候。

【编辑:曹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