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飙车案历时8天寻真相 知情权公信力“双赢”(3)
5月30日
公布DNA
微博互动
5月30日下午,深圳交警召开了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与前两次发布会不同的是,此次邀请死者家属到场。警方首次公布了事发路段的完整视频,视频清晰显示,5月25日22时至次日9时许,侯某某从进酒吧饮酒、出酒吧驾车、撞车、出事后逃逸至宾馆,最后从宾馆走出、自首的全过程。
关于网友普遍质疑的“头顶佛光”视频,深圳交警调取了大梅沙游艇会的原始视频,证据显示:“头顶佛光”其实是走廊上方装有一盏射灯,射灯投影在墙上过曝形成黑色挂件,但实则是被灯光照射的白色,而人经过投射到头顶,就形成光环。视频显示,侯某某经过时头顶确实有光环,但其他人经过也有光环,民警和媒体的记者前往实验,也是同样结论。
对于舆论普遍关注的DNA比对结果,深圳交警也及时公布,向媒体出示了深圳市物证检验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文书。该文书显示,红色跑车上的人字拖、方向盘气囊、驾驶室侧门上血迹,纸巾上的血迹,衬衫上的血迹与侯某某STR分型一致,相似度大于99.99%。
当晚8时至9时,深圳市交警局还在其官方微博“@深圳交警”上进行了微访谈,在1个小时内回答了18名网友的提问,记者注意到,仍有大量网友对警方公布的证据链持怀疑态度。
5月31日
驾车照片
首次找到
连日来,深圳交警公布了大量“5·26”飙车案的视频资料证据。但事发当天,GTR跑车疾速经过滨河路香蜜湖立交,并在滨海大道侨香立交下发生车祸,为何这两个立交桥下的测速摄像头全部哑火?这一问题一直被媒体及网友紧追不放。即便有DNA比对结果确定侯某某就是肇事司机,但网友普遍表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视频资料。”一些网友留言,希望能看到车祸时侯某某在GTR跑车内的画面。
5月31日下午,深圳交警第四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肇事GTR跑车被沿途摄像头拍摄的直接画面,虽然图片模糊,但仍可看到驾驶座上为一名格子衬衣男子,这与侯某某当日所穿的紫红色格子衬衣吻合,佐证了侯某某的肇事者身份。
6月1日
司机被捕
流言又起
6月1日下午6时30分,深圳市交警局向深圳市检察院提请批捕“5·26”重大交通事故涉案犯罪嫌疑人侯某某。当日深圳市检察院收案并移交侦查监督部门审查。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当晚8时53分,自称是死者张某同学的新浪微博用户“杰克牌风扇”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是一个车祸现场,在画面左侧有车子在燃烧,右侧则是两辆损毁的红色汽车。最让网友热议的是,这段视频1分40秒后出现了一段女性喊叫声,这段喊叫声被网友解读为“赶紧走,别说我是司机”。
根据该视频,“肇事车当时司机为一白衣女子”的传言又在网上开始流传。
6月2日
真相大白 网友道歉
深圳交警当日在官方微博上称,福田交警大队已经找到了视频中载走喊话白衣女的、车牌号为“粤B215Z2”的出租车司机董师傅。交警向董师傅询问,并经过核查,5月26日凌晨,粤B215Z2出租车上乘客为3男1女共4名乘客。交警随后联系上了其中的女性乘客,该女乘客称,她当时实际上是用上海话向其两名亲戚大声喊道:“快点走,快点走,就要爆炸了。”
另外,交警还了解到,“杰克牌风扇”上传的视频来源,原来是一名土耳其的外籍人士所拍。交警已经拿到该男子当晚拍摄的原始视频,在向警方录取口供的过程中,该男子明确表示在当晚的拍摄过程中,他确实没有看到任何人由事故车辆跑到红色出租车内。
6月2日下午2时,一名女网友在福田交警大队门前打出红色醒目横幅,向深圳“5·26”飙车案办案警察公开道歉。横幅上写着:“亲们:对不起!我也是曾质疑你们在调查526飙车案时‘不公、不正、不廉、不明、造假、顶包’的一位小网民,现真诚向你们公开道歉!你们委屈了!你们辛苦了!魅力深圳会因你们的魅力而更具魅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深圳“5·26”事故舆情分析报告
学者观点
知情权和公信力的“双赢”
飙车案发生当日,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这其中就包括深圳大学传播系副教授孙海峰。让孙海峰对此事感兴趣的原因有二:一是车辆质量问题,比亚迪电动车没有油箱,为何一碰撞却燃起熊熊大火?二是顶包风波,富二代、酒驾、飙车等话题,是如何引爆了社会怨愤和人肉搜索?解读飙车案,这两个叙事框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孙海峰对深圳交警在飙车案信息公开过程中的表现不甚认可,“太被动了,如果一开始就拿出公路事发现场的监控视频,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舆论轰动。”孙海峰认为,深圳警方迟迟不公布核心证据,实际上吊起了网民的胃口,更多的社会注意力被吸引到了“顶包”案上,从而使对比亚迪电动车安全问题的追问被淡化甚至遗忘了。回头再看这场舆论风波,更像是一场“围魏救赵”的“钓鱼式公关”。
“但从结果上分析,这又达到了双赢的局面。”孙海峰说,深圳交警在此次事件中忍受了很多责骂,但姿态一直是非常谦卑的,基本做到了有理有节而没有“老派的傲慢”,公信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目前公布的证据链有一定说服力,也满足了众多网民的知情权。虽然猜测和质疑仍然不绝于耳,但大都呈现在技术和法律层面,非理性的舆论冲击已经过去了。(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