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悉心照顾瘫痪丈夫17年 称常获帮助已很幸运
“中国好人”曹加春照顾瘫痪丈夫 17年不离不弃
经过层层推荐,(成都)温江区万春镇黄石社区的曹加春,入选中国文明网2012年5月“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类好人。这是从温江推出的又一位道德之星,是温江区在推进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广泛开展“孝”“和”“信”等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
1993年,21岁的曹加春嫁给了袁小郎。次年,生下了女儿。1995年,袁小郎剔树枝的时候不幸从树上摔下,高位截瘫。女儿,才一岁多,婆婆的精神分裂症因儿子的伤残事故而变得更加严重。从此,曹加春的生活用七个字就能形容:挣钱,照顾家人。这简单的七个字,被曹加春从1995年坚持到了如今。如今,已过去17年。如今,曹加春已经40岁。
曹加春19年的生意经
“我一个女人,没什么能力,只能做点小生意。”
昨日上午10时,记者赶到温江区万春镇时,曹加春正在经营着她的三个小摊位。一边是卫生纸,中间是蚊香,另一边则是拖鞋。
“这边的消费能力偏低,我就卖些蚊香和拖鞋。每天下午,我还要到温江创业街摆摊,那边的消费高,我就卖北京布鞋。”曹加春告诉记者,从结婚那一年开始,她就卖些小商品补贴家用,根本没想到这个生意变成了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在郫县德源镇,曹加春也有自己的小摊位。“看那儿的消费情况怎么样,我就卖些啥子商品嘛。”
每天一早出门摆摊,中午准时回家给丈夫和婆婆做饭,下午又赶往创业街,晚上回家料理家中的一切,19年如一日。曹加春说,“我一个女人,没什么能力,只能做点小生意。”
11时30分,曹加春开始收摊了。她告诉记者,得赶紧回家给丈夫和婆婆做饭了。饭后还要赶到创业街去,争取下午能多卖几双北京布鞋。
朴实的曹加春
“其实我没那么好,本来就是我该做的。”
知道记者要采访她时,她已经明白记者为何而来。见面第一句话,曹加春就说:“其实我没那么好,我觉得那本来就是我该做的。”
“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跟昨天一样。”面对记者,曹加春娓娓道来。
当得知袁小郎遭遇横祸后,曹加春当时几乎瘫软在地。几近崩溃的她抱着孩子,望着昔日健康的丈夫卧病在床上,欲哭无泪。但她很快就从惊慌中镇定下来。她认定一个理:只要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没什么挺不过来的!于是,她带着丈夫四处求医,听说哪儿有治病的良方,有康复的好办法,她便义无反顾地前去求医问药。那一年,她的足迹走遍了成都,甚至还去了遂宁、内江等地。不到一年时间,就花完了家中的积蓄。但是最终,丈夫还是只能坐在轮椅上。
悉心照顾 不离不弃
“每次老公坐着轮椅在路边等我回家,我看到他的眼神就很感动,觉得必须要坚持下去。”
丈夫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免疫力极差,最需要的就是细心的照料,而且心理上也容易出现问题。亲友们劝曹加春另找个对象,但都被她一一拒绝。曹加春告诉袁小郎:“你放心,要走我早就走了。但你和女儿就是我的左膀右臂,谁我都不能失去。”
丈夫生活不能自理,一日三餐都要亲手喂到丈夫嘴里;怕丈夫卧床引发褥疮,每个两小时就要帮丈夫翻身;大小便只能在床上解决,她就每天为丈夫擦洗,动作还要轻柔,以免引起丈夫的不适;天冷了,更不能怠慢免疫力差的丈夫,热水袋不够她就把丈夫的脚抱在怀里捂着。由于太疲劳,经常抱着丈夫的脚就睡着了……
妻子忙碌的身影,袁小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加上身体的重创,袁小郎的心理经历了多少次的煎熬,但曹加春却以微笑回报。她经常将外面听到的逸闻趣事说给丈夫听,还请来温江区残联的同志来陪丈夫聊天、喝茶,一起玩耍。家里哪怕有100元的存款,也都写上丈夫的名字。
“我的性子本来就很急,那么多年,要说心理压力不大,谁都不会相信。”曹加春告诉记者,为了让丈夫坚定信心,增添战胜疾病的勇气,她都默默地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更不会让丈夫看到自己的苦。曹加春说:“每次回家,看到老公坐着轮椅在路边等我回家,望着他的眼神,我就很感动。觉得再苦也必须坚持下去。”
感恩身边的好人
“比我好的人还有很多,只是我更幸运。”
现如今,丈夫的身体有了好转,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女儿也读大一,曹加春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曹加春告诉记者,丈夫发生事故之后没两年,她就开始领低保了,一直到现在,而且在不断增加。女儿读小学时,遇到一位好心人,把女儿小学所有的费用管完,还在寒暑假带女儿出去旅游玩耍。去年,女儿考上大学后,还领到了温江区实施的阳光助学金,报名费也解决了。现在,女儿就读的大学知道家里的情况后,决定只要娃娃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就不用参加考试,直保研究生。
提起这些年受到过的帮助,曹加春十分感恩:“要不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要不是那些知名不知名的人士的帮助,这些年也不可能顺利走过来。”
入选中国文明网2012年5月“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类好人,曹加春始终觉得自己只不过做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比我好的人还有很多,或许只是我更幸运。”(记者 兰大鸿 图片由温江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