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保存千余硬币16年 希望娃们勤俭节约
1分、2分、5分的硬币装在一个小布袋和一个罐头瓶子里,合起来总共只有几十元,这对现在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算不了什么,可74岁的安淑芳老人却把它们当宝贝一样,保存了整整16年。因为这些硬币背后藏着老人最辛酸的故事。8月27日,记者来到蓝田县三官庙乡过风岭村,见到了站在自家院子里的安淑芳,老人家身体还算硬朗,但满头白发和饱经沧桑的面容告诉人们,老人已经进入古稀之年。见到记者时一个“同志式”的握手,让人感觉到艰苦的劳动岁月留在她双手上坚硬的印痕。
这是一户典型的农家,4间修补过的瓦房,坐北朝南静静地矗立在路边,屋檐下窝着2只羊,旁边站着4头耕牛不停的甩着尾巴,悠闲地咀嚼着草料。两条狼狗看到有陌生人来,龇着牙“汪汪汪”地叫个不停。老人转过身一甩手,两条狗夹着尾巴闭着嘴灰溜溜的朝屋檐下跑去。
由于老人听力不好,她专门叫来孙女当“耳朵”。提起她积攒的硬币时,老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老人名叫安淑芳,今年74岁,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16年前,当时她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难,人口虽多,但缺乏劳力。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安淑芳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干起了卖汽水的“小买卖”。
每次“进货”,她都要跑到距离三官庙乡20公里外的县城里去。安淑芳说,“1993年的时候,到县上去全靠人走,还没有班车,山路又弯又陡,我就让小女儿用自行车驮着一部分汽水,剩下的只能由我往回背,一路走回来,连动都不想动了。”
说到这里时,老人突然泪流满面,她擦了擦眼泪接着说,“回家后,因为没有办法保鲜,就得赶紧将汽水卖出去。我娘俩只能一刻不歇地又挎着装满汽水的竹篮子转乡,转学校,将汽水卖给老乡和学生娃娃。那时候真是苦哇,渴得喉咙里都快冒烟了,还舍不得喝一瓶汽水,饿了就啃一个玉米面馒头……”
老人说,到县城里进货,一瓶汽水5分钱,拿到乡里一瓶卖一角钱,虽然辛苦,但多少能补贴一下家里,卖汽水的钱就给家里买点油、和盐,要不然连一点经济收入都没有。后来,家里人劝她不要再干这种小买卖了,不光太辛苦,挣的钱还不多。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安淑芳老人持续了整整两年,风里来雨里去,除了家里的开销外,积攒下来这1000多枚硬币,装在了一个布袋子和一个罐头玻璃瓶内。老人说,“现在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日子好过了,都不愁吃穿,把这些分分钱留下来就是一种念想,虽然合起来只有几十块钱,可我就是想让娃们知道过日子一定要勤俭节约。” (三秦都市报 记者李永利实习生李伟凤)